文档详情

经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doc

发布:2018-01-31约2.2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艳萍   鹤岗矿业集团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分析经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微创组和传统组。微创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传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Plt;0.05)。结论: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开腹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   子宫肌瘤为临床妇科常见良性肿瘤疾病,发病群体多数为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1]。目前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仍然以手术为主,早期临床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该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2]。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我院本次研究针对经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做出如下总结。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70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常规检查均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将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平均分成微创组和传统组。微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9plusmn;1.1)岁。传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2plusmn;1.3)岁。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Pgt;0.05),均为自愿性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我院本次研究完全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手术方法   1.2.1微创组   微创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行腹膜外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脐周处做长度为1cm的切口,气腹穿刺。使用10mm腹腔镜进入腹腔探查,于患者左、右侧下腹做第二、第三穿刺点,使用套管针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手术器械,剥离瘤体,使用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活动性流血症状。   1.2.2传统组   传统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患者耻骨联合上方z做横切口,进入腹腔在瘤体凸出处切开子宫浆肌层,剔除子宫肌瘤后,常规冲洗缝合切口。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术中出血量和时间性指标均采用( plusmn;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n,%)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lt;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术中出血量、时间性指标比较   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9.8plusmn;10.3)ml,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的(158.3plusmn;21.6)ml(t=11.927,Plt;0.05)。微创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7.6plusmn;1.4)小时,明显早传统组患者的(28.4plusmn;2.1)小时(t=10.953,Plt;0.05)。微创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6plusmn;0.8)天,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的(15.2plusmn;1.4)天(t=13.411,Plt;0.05)。   2.2并发症情况比较   术后微创组35例患者中。2例患者手术切口红肿,1例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8.6%,传统组35例患者中,4例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2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3例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5.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71,Plt;0.05)。   讨论   传统开腹手术是最早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手术方式,对于瘤体较大、数量较多的患者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但该种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并发手术切口感染,需要的恢复时间较长[3-4]。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该种手术方式可在腹腔镜引导下实施手术,手术切口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5]。   我院本次针对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时间性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之传统组低。该研究结果与上述临床实践所得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同时也说明该种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冬丽.经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01(1):10-12.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