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修第五章第四节个人品德详解.pptx

发布:2017-05-06约1.4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个人品德 讲课人:于 典 制作人:潘静茹 查资料:亢晓婷 褚鸿雁 桑甜 马雅琪 主要内容: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一、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 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 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特点: 实践性 综合性 稳定性 个人品德的作用: (一)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 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个人品德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内 在根据; (三)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二、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一)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一)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应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二)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 本途径。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 ★慎独自律 ★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1、是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了解 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社会; 2、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生产劳动、发明创造等社会实践。 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脚踏实地,敢于担当 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案例】让美德占据灵魂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一片旷野里。哲学家问身边的弟子该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们十分惊谔,没有想到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竟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于是,他们给出了各种答案,有的说用铲子就够了,有的说用火烧,有的建议在草上撒上石灰,还有的说要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地坐下,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讨论: 以往报纸电台经常报道许多雷锋式的人 物,他们做了好事不留名,甚至故意隐名埋 姓。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做了好事 不仅留名,而且索取回报,如许多拾金不昧 者拿到失主自愿给出的酬金。这就带来一个 争论:做好事是否应当留名,或索取回报? 一些人认为,做好事不应留名,因为道 德行为是一种善举,如果你为了出名或者其 他目的做好事,你的行为本身的道德价值便 会大打折扣,有时即便是一个善举,也不值 得人们赞扬或效仿。而另一些人认为,要求做好事不留 名,或者不取任何回报,未免对好人太 苛刻,而且对全社会而言,这种要求也 没有必要,因为社会需要宣传这些好人 好事,如果好人不留姓名,或者没有任 何回报,岂不是达不到宣传目的,起不 到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吗? 如果你做了好事,希望留名或索取回报吗? 谢谢观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