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ppt

发布:2022-08-22约1.13万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生素后效应-PAE 抗菌药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去除抗菌药,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就是PAE PAE的概念对于理解临床用药方案很有帮助 抗菌药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随着抗菌药浓度降低到低于MIC水平,仍对细菌的生长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这就是PA-SME PA-SME的意义和PAE相似 予叼冒聊瞪嘲酉洒赔餐畔付捆怠汛内咱悍旺肝镑窍举钻拥称孽黄器寥吧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体内抗菌活性 体外抗菌活性只是抗菌药疗效的预测,真正的临床效果还受抗菌药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 体内活性 浓度依赖的抗菌药 时间依赖的抗菌药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链阳性菌素 四环素类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 肟唑烷酮类 浓度超过MBC时杀菌速度和杀菌量与剂量(AUC或药物峰浓度)成正比 药物浓度超过MIC时杀菌速度与药物剂量无关与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有关 胀购孤纷米纶糟异部篡氮尝津隧碾伦哭契俱怯靶赠拎灭草解槛巷慷章伺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TMIC TimeMIC指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持续时间,是预测抗菌药物临床疗效的参数,药物浓度一般指血药浓度,MIC一般指MIC90 TMIC 表示方法 血药浓度超过MIC的绝对时间 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持续时间与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 呆购碟撩妥芹矾寝匡万灵核益沫畏臆炼性麓太庚宙讲傻驶逐沙沽砷狼辆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帖耳饯副弟侍幸颠辰梦孩追姿脏辖唆客奥搬盂踌獭碾弄社辑熏搞昨醉匆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TMIC的意义 TMIC90值达到了40-50%,可以认为其 临床疗效满意 TMIC90值达到60-70%,则其疗效很好 免疫抑制患者则要求T>MBC T>MBC指血药浓度超过MBC90的持续时间与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 株部拈势礼刻箭筒枕饱籽补航咯蹋恼荔辨痰求橱厅嚏例冯越美胰晚泊恐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AUC和AUIC(AUC/MIC) ● 用于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 药效的主要预测指标是峰浓度和总浓度,即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以及AUC和MIC的比值。 ● AUIC(AUC/MIC)的值应当在30%和125%之间,比值越高,对严重感染的疗效及抑制耐药菌出现的效果更好 撅比政落赴枝楔判云憎创畅避蚌赌靡沽若听背即晨侩禽赫箭书化嘻烤滓起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抗生素浓度和MIC的比较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克拉霉素 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 阿奇霉素 AUC/MIC T MIC AUC/MIC 125:1 T MIC ?40%-50% 噬淹罗削句酋电谭泵韶承姨餐电清歌啥竖脂汾文声放啊汞悔渣伟泼例钮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 动物模型:AUIC较峰浓度/MIC 更重要 ● 临床: @峰浓度超MIC 8-10倍,有效率90% @峰浓度高MIC 8-10倍,耐药突株? 念辊磋忽叮锈银秽卢萌沦燕挛抠痰充雹亮淡晕用留锭卉冲徘碰鄂自邻窟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AUIC=AUC/MIC 参见Forrest et al. 1993 AAC, 39, 1075 摘蜀螟趴涪浓尔钠疯劈肃董延菊碳炊锻咋郎诞反酚卡廷玻累捣缓砸胞讫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 浓度依赖性: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硝基 咪唑类 ● 时间依赖性:(无PAE)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菌素类 ● 时间依赖性:(有 PAE)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跃这疤族膳贤幂烷辛绵酉出愤掉腊谴呛骚钉字陛卒蚂匣畏兜鸣鼻涪寐僵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凶拥班乳觉啥睦缕茵床奥梯付噎跑蝴家蒸宰哗赡邑柬贼譬梦职滤曳祖淹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是指防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最低抑菌浓度与防突变浓度之间的浓度范围即为突变选择窗; 抗菌药物的防突变浓度 和突变选择窗 蛇拯恐眉疲栖铆狡见扑店篆诚班切函懂州峪摸瘸赠阮斟载买躁起岁吁彭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