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现代文阅读.docx

发布:2025-03-20约5.8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实用类现代文阅读

真理掌握我们

(一)以下是陈嘉映的哲学著作《白鸥三十载》“真理掌握我们”章节中的部分内容和图书的部分目录。请阅读这些内容,完成第3-7题。(16分)

①真理之能赢得我们,是因为真理出现的时候,我们承认它。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若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我们以真理的存在为前提,这并不是说我一开始就认识了真理,而是说,尽管我自以为我是对的,但我承认我可能是错的或需要修正的。其实,“我是对的”这一提法已经包含了对真理的从属,已经以真理为标准,当我错时我准备认错。在这句话里,“对”是核心,“我”是从属的。

②人之性在于以真理为前提,真理是我们的本性、自然、天性。自以为是和相信自己的本性是两个层面上的事情。现代人提倡个体,仿佛与真理隔离的自我是一切的前提。然而,人之为人在于,人能区分小我和道理。

③我只是声称,人能区分什么是我的诉求,什么是道理,而不是声称人人随时准备顺从道理。也许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更愿意顺从小我;我愿说,即使他顺从小我,不顺从真理,他也知道他现在不顺从真理,他仍然知道小我和大我的区分。

④人们真会虚席以俟真理吗?在真理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难道人们不是更经常选择了利益吗?也许利益斗争占去了实际生存的一大半。我只想说,利益斗争不是生存的全部。人们争夺利益,并不奇怪,让人惊奇的是:人们有时竟会为真理放弃利益。

⑤真理需要小我,需要我们这些抱有成见的凡人。真理需要人。倪梁康说:“每个人都有偏见,或多或少而已,这是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这么说虽不错,但口气不太适当,我是想说,只对那些抱有先见或成见的人,真理才会彰显。成见对真理具有积极的构成作用。真理是一种克服,是对我们的成见的克服。海德格尔说,真理须争而后得。不是像宝藏那样藏在金银岛,我们互相争斗以夺取它,最后占有它;而是,真理和我自己的成见做斗争,真理在克服我们的成见之际展现自身。没有我们的看法,真理就无从显现。我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话:“人们一定是从错误开始,然后由此转向真理。……要让某人相信真理,仅仅说出真理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找到从错误到真理的道路。”

⑥真理和成见同根而生,两者都植根于关切。我们具有诚实的看法,已经是对真理的吁请;我若对所涉之事无所谓,真理就无从展现。奥古斯丁说,爱而后有真知,这竟被启蒙学者视作蒙昧。在你漠不关心的事情上,你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若真有人对万事都无所谓,对什么都不持成见,他就与真理绝缘了。人家告诉我,火星上没有水,那英是中国最好的歌手,于是我相信;人家明天告诉我,火星上有水,王菲是中国最好的歌手,于是我相信。我一开始没错,现在也没对,在这些事情上,我或对或错都无所谓。无所谓的事情无所谓对错。在这些事情上,我和真理无缘,因为我一开始就和错误无缘。

⑦这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宽容。人们现在往往这样理解宽容:不坚持自己的主张,甚至不形成自己的主张,或有个主张却不提出来,对什么都模棱两可,声称哪种看法都同样有道理。然而,宽容却是这样一种态度:把自己的见解放到更宽的天地之中,聆听他人,准备修正自己。由于关切而具有主张,就自己的全部理性所及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不是不宽容,这恰是宽容的主要条件。惟确有主张的人才能宽容。

图书目录(部分):

一九七七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译文)

一九七八梦回塔克吐

一九七九人生

一九八〇哲学笔记

12.19日记

……

二〇〇四沪申画廊落成感言

真理掌握我们

二〇〇五谈谈交流——在“意象武夷”研讨会上的发言

武夷青龙瀑布

二〇〇六预测与假说

二〇〇七哲学关心的是事物的意义

二〇〇八从建筑说到哲学——在“现象学与建筑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二〇〇九《观看,书写》序

二〇一〇“优·敏芭藏香芬芳之旅”欢迎宴会上的发言

3.根据书名、目录和选文内容,推断《白鸥三十载》这本书写的内容是??????。(2分)

作者三十多年的经历及感悟(共2分)

4.以下符合“以真理为前提”表现的一项是(????)。(3分)?C

A.阿Q被王胡和钱太爷的大儿子打了后,认为自己晦气的原因是见了尼姑,便朝她吐唾沫。

B.《包身工》中打杂的认为芦柴棒在装病,用一盆冷水把她泼得跳了起来,以证明是假病。

C.《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请区长“恩典恩典”,好不把给小二黑收的童养媳退回去。

D.《茶馆》中宋恩子和吴祥子以常四爷说“大清国要完”为由,认为他是谭嗣同一党。

5.以下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D

A.人能区分小我和道理,与一般人在大部分情况下顺从小我并不矛盾。

B.虽然人的成见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真理,但真理可以依此而得以显现。

C.反思自己的错误所在,比听他人对真理的解释更有利于人相信真理。

D.从始至终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宽容的人。

6.根据文意,作者不可能认同的一项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