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2024年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3基因工程的应用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3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年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3基因工程的应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基因工程应用中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模拟基因工程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3.生命观念:深化学生对生物体内基因功能及遗传规律的理解,形成对生命现象的系统认识。
4.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生物科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讲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如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等,使学生理解基因工程如何应用于生产实践。
-重点二:基因工程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强调在基因工程应用中,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理解。由于基因工程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原理。
-难点二:基因工程应用的伦理决策。学生需要理解基因工程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在伦理框架内做出合理的决策。
-难点三:基因工程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学生需要认识到基因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器材(DNA提取试剂盒、PCR仪、凝胶电泳仪等)、实验操作视频。
-课程平台:学校生物教学平台、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基因工程相关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指导手册、基因工程应用案例库。
-教学手段:PPT演示、实验操作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基因、DNA等,回顾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重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等。
-举例说明:通过介绍胰岛素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过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潜在应用。
3.实验操作演示(约15分钟)
-教师演示:展示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等基因工程基本实验操作。
-学生观察: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并记录关键步骤。
4.学生实验操作(约30分钟)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基因工程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小组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每组填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进行基因工程应用的相关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练习,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
6.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应用和伦理问题。
-强调重点内容:基因工程在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讨论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7.作业布置(约5分钟)
-完成课后阅读:阅读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文章,了解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进展。
-撰写小论文:选择一个基因工程应用案例,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优势和潜在风险。
8.反馈与评价(约5分钟)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的理解和困惑。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知识点梳理
1.基因工程的定义与原理
-基因工程的定义: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操作和重组的技术。
-基因工程原理:通过基因重组、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实现对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变。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基因克隆: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使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表达。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设计并构建能够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载体。
-基因编辑: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精确修改。
3.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
-医药领域:生产药物、治疗遗传病、基因治疗等。
-农业领域:培育转基因作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