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届高中政治总复习(轮)限时训练:课时收入与分配.doc

发布:2017-04-05约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课时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总的说来,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的总取向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坚持这一改革取向(  )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目的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③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④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状况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当前,在经济较快增长,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全国人民并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为此,中央要求全国各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表明,健全这一分配制度(  ) ①有利于实现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尊重 ④能够激发人们创造的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债券交易收入、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②它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分配方式 ③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④它是按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 ①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旨在协调“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③其核心是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 ④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收入差距扩大是普遍的经济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就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初次分配角度看,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我国尚未形成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机制 ②个人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水平低、增长慢 ③税收结构不合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4.8%,仍然大大高于同期经济和居民收入增幅,再次引发了有关社会财富应如何分配的争论。北宋时期,王安石与司马光也曾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过辩论。王安石说:“国用(财政收入)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司马光讥讽道:“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形容赋税繁重苛刻)。”王安石辩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上述争论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启示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要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收入分配必须协调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③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节约支出是解决财政收入不足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是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下列措施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财政部增加发行国债数额 ②国务院通过严格审批遏制钢铁等行业的盲目扩张 ③央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④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作出修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 ①控制投资增长,抑制过热消费 ②加大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③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④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9.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0.2012年国家进一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要实现这一保障目标,必须(  ) ①落实财政和社会资金的投入 ②要求建设企业不能从中营利 ③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④加强社会监督,实现分配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某批发公司4月份购进彩电1 000台,购入价200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240万元。该月支付本公司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