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3.pdf

发布:2017-06-23约8.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学院2013 级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软件系统应用、设计、开发、运维、服务等与软件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产业,培养基础扎 实、专业突出、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 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 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 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4 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70 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 138 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7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结构与算法 软件理论基础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 (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 学期为限选,第7-8 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必修8 学分,安排在大学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 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4 学分。新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 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它课程。外语课程目录请见附件。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1)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四个学期的英 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期秋季学期开始报考。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4-8 级,8 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1)。 2. 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选修课程四 个部分,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13 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1 学分。文化素 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修满5 门或8 学分,建议其中 1 门为新生研讨课。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共划分为八大课组: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 环境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基础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其中必须在课组5 中选修1 门核 心课程。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建议理工科专业要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人文社科类专业要加强科学与艺术的教育,艺术类专业要侧重科学与人文的教 育。) 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7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1) 数学25学分 1)必修22学分 微积分A (1) 5学分 微积分A (2) 5学分 线性代数(1) 4学分 线性代数(2) 2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