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2014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学院2014 级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软件系统应用、设计、开发、运维、服务等与软件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产业,培养基础扎
实、专业突出、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 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
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 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4 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70 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 138 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7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结构与算法
软件理论基础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 (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
学期为限选,第7-8 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英语课程共计8 学分(其中至少4 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夏季学期设
置 2 学分英语实践课程,为非英语专业必修环节,可以在 1-3 年级其中的一个夏季学期完成,符合免
课条件者可申请免课(后续将出台有关本科生《英语实践》详细安排)。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
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
取得6 学分。
2. 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和一般文化素
质教育课,除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伦理、②历
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人生与发展、
⑧数学与自然科学。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13 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1-2 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 5 门或8 学分,建议其中 1 门为新生研讨课;一般
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7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1) 数学25学分
1)必修22学分
微积分A (1) 5学分
微积分A (2) 5学分
线性代数(1) 4学分
线性代数(2) 2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离散数学 4学分
2)限选3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