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一二三章练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二、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成土因素有母质、( )、( )、( )、( )。
2、( )、( )、( )、( )被称为四大肥力因素。
3、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其分为( )和( )。
4、肥料根据成分和性质,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5、根据土壤微生物对氧气的依赖程度分为好气性、( )、( )三类。
6、土壤中的有机质大致有三种存在状态,即( ),( )和( )。
7、土壤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 ),通气透水性越( ),而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越( )。
8、被称为“热性土”的是( );被称为“冷性土”的是( )。
9、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转化有两个过程,即( )和( )。其中,( )是释放养分、消耗有机质的过程,而( )是积累有机质、贮存养分的过程。
10、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
11、矿化过程的速率用( )来表示。
12、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水分含量是田间持水量的( )。
13、微生物生命活动要求有机质的碳氮比为( )。
14、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包括:( )、( )、( )、( )。
15、土壤中的水分有( )、( )、( )和( )四种类型。
16、土壤水分以水气状态向大气散失的现象叫( )。
17、土壤有效水的下限为萎蔫系数,上限为( )。
18、土壤与大气间气体交换的方式有两种,即( )和( )。
19、土壤胶体按其微粒组成和来源可分三类,即( )、
( )和( )。
20、土壤胶体的结构主要由( )和( )组成。
21、土壤胶体有两种状态,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状态,称( );胶体微粒彼此联结在一起的状态,称( )。
22、土壤腐殖质由( )、( )、( )组成。
23、土粒密度一般取其平均值,即( )。
24、土壤孔隙度与容重成( )关系。容重愈小,则孔隙度( )。
25、根据当量孔径的大小,土壤孔隙分三类,即( )、( )、( )。
26、( )是一种良好的结构,多出现在肥力较高的表土。
27、质地粗的砂质土壤,胶体数量( ),阳离子交换量( )。有机胶体的交换量( )于矿质胶体的交换量。有机质含量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 ),土壤保肥性越( )。
28、交换性阳离子可分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
29、土壤酸性常分为( )和( )两种类型,它们在土壤中可以相互转化。
30、土壤的基本性质有( )、( )、( )、( )、( )等。
31、常见的土壤结构类型有( )、( )、( )、( )、( )。
32、一般来说,土壤含水量越低,土壤的热容量就越( ),土壤受热后就越容易( )温。
33、土壤中的磷在PH( )时有效性最高,且有利于植物生长。
34、最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阴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