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实验动手操作能力.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学科:生物
工作单位:浏阳市北盛初级中学
姓名:丁爱芳
摘要:实验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实验教学仍是相当薄弱的环节。实验教学难、
效果差,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即注重方法、面向全
体、加强操作示范,强化学生的技能练习、正确地引导、提高学生学习
生物的兴趣。并体会到加强实验教学,可培养和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 力,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 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动手能力是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由于生物学科的特殊性决 定了实验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育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 能力、重理论轻实验、重升学轻实际需要、重高考学科轻非高考学科” 的严重倾向,没有把实验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往往造成学生知识 学得死,动手能力差。例如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选手虽然 届届都夺金拿银,但却都是实验成绩远差于理论成绩,与国际其它选 项手有明显差距。可见实验教学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在实施素 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2 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
实验课独立性大,组织教学难,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满堂乱”、效果 差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行为习惯差,认为实验课自
由好玩;二是不清楚实验步骤,不知如何实验;组内无明确分工,喜欢 动手的同学代替全组操作,其它同学无事可做,只好袖手旁观;四是 不重视实验过程,实验不考操作,实验情况与成绩无关。针对上述原 因,结合实际情况觉得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一、注重方法、面向全体
七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在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有用过显
微镜,而显微镜的使用又是七年级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如何在有
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问题。因此在《显微镜的使用》一节的实验教学中,我根据多年的教学 经验,首先我教会他们如何快速对光的方法:1、眼睛看着反光镜和通
光孔下部,一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见有一束白光反射到通光孔下部 为止。2、眼睛对准目镜,双手微调反光镜,直到看见明亮的视野。交
会他们如何升、降镜筒:首先要把物镜降到离玻片大概有 2 厘米,同
时要用眼在一侧观察,然后再对着目镜,双手缓慢地往上并且只能往
上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这样即可以避免损坏玻片, 又可以节省时间。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只能 3 个学生共用一台显微镜,
为了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一节课里使用到显微镜,我还在每个
组里选出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把显微镜操作顺序打乱后
再让组长手把手地教其他动手能力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既体
现了一部分学生的领导才能,又照顾了弱势学生,使全体学生的实验 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初步地培养。
二、加强操作示范,强化学生的技能练习
学生的实验操作很多是在模仿教师的操作中获得的,因此,教师
的规范操作对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影响很大,教师在操作中不但要规
范,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例如:在使用显微镜时,我能坚持用 左眼看目镜,这样有利于绘图。俗话说“熟能生巧”,生物实验技能是
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只有通过动手做实验,学生的操 作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三、正确地引导
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指导
得法与否,是学生能否获得培养技能的关键。例如,在怎样盖盖玻片
才不会出现气泡上,我经常强调学生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边靠在载 玻片上,与载玻片形成一定的角度(45 度左右)后才能轻轻地往下放,
这样才不会由于有气泡而干扰学生的观察。在这几年来,七、八年级
的段考、期考中,实验探究题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多,大部分学生都懂 得做探究的四个步骤:1、提出问题,2、作假设,3、作实验,4、得出结
论。但是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根据给出的材料提出问题、作
假设。因此平时上课时,我就在课堂上指导一些学生:提出问题就是
对探究题目的提问,作假设就是对探究题目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通
过对七年级学生多次做这类练习后,学生做探究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 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
的情形,当做完一个实验后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一部分学生会
回答不上来,由此看来,一部分学生有着“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的心态,即他们正处于一种“非学习状态”,也说明他们感兴趣的只是
实验的表面现象,而要掌握的却被他们忽略了,要让学生学到、观察
到实质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对这些实验感兴趣,才能使他们产生探究 的动力,才能从实际意义达到培养实验素质的目的。
总之,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