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艾力联合铂类治疗宫颈癌临床研究.doc

发布:2015-09-10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伊立替康(艾力)联合铂类 治疗宫颈癌临床观察试验 评估药物申办者 背景资料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全球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则高居榜首。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最近20年,早期宫颈癌比例上升,发病趋于年轻化。 宫颈癌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Ⅱa以前)患者,放射治疗虽可延长部分晚期患者的生命,但放射治疗后女性内分泌功能受到损害,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人们正积极探索新的治疗宫颈癌的方法。许多研究已证实宫颈癌对伊立替康的治疗是敏感的,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对晚期和复发宫颈癌有更好的疗效。目前,伊立替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盐酸伊立替康是第一个特异性拓扑异构酶 I抑制剂 ,它的抗肿瘤作用是使 DNA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991年日本最早开始了盐酸伊立替康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之后国外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盐酸伊立替康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药物,而联合铂类用于晚期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可达83%以上,结果受到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故本试验拟采用艾力+铂类的给药方案进行临床研究,以观察艾力在治疗宫颈癌中的临床获益和毒副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艾力在中国人群的宫颈癌患者中,如何有效、低毒的应用,进行有益的探索! 1 研究目的 观察和比较CPT-11联合铂类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目的: 新辅助化疗、晚期复发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总缓解率ORR、肿瘤大小改变 术后补充治疗的远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两年生存率 安全性 研究设计 2.1设计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的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 2.2观察药品 CPT-11、DOX指定应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艾力。 CDDP不限厂家,为市售产品。 2.3研究方案 艾力(CPT-11) 160mg/m2 D1, q3w 顺铂(CDDP) 65mg/m2 D1, q3w 2.4注意事项 (1) 本项研究凡有符合条件的病例入组, 第一周期化疗时,建议不进行预防性使用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GM-CSF或IL-l1);如果在先前的化疗过程中曾经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在下一周期治疗中可预防使用G-CSF,GM-CSF,但需认真记录用法。 (3) 若末出现肿瘤进展(PD)、难以接受的毒副反应或患者自行退出的情况,至少用药2个周期,并且进行全面评估,治疗结束后每2个月随访1次。对于完全缓解 (CR)、部分缓解 (PR)患者,4周后疗效确认。 3 病例选择 3.1入选标准 (1)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宫颈癌患者。 (2)有化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 (3)卡氏评分≥70分(卡氏评分标准见附录Ⅱ)。 (4)年龄范围:18~55周岁。 (5)器官功能基本正常:血清总胆红素≤1.5×正常值高限;AST,ALT、ALP在无肝转移情况下应≤2.5×正常值高限;如有肝转移和/或骨转移则≤5.0×正常值高限;血尿素氮≤1.25×正常值高限;血清肌酐≤1.25×正常值高限;内生肌酐清除率≥60ml/min。心电图大致正常。 3.2排除标准 (1)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处于生育期而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 (2) 有症状的脑转移。 (3) 严重、未控制的内科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活动迁延性病毒性肝炎。 (4) 主要器官功能衰竭,如失代偿的心肺功能衰竭。 (5) 有外周神经病变症状。 (6) 精神异常者。 3.3剔除标准: (1) 未按上述研究方案的标准选择病例入组和完成有关检查治疗者。 (2) 化疗过敏者。 (3) 有化疗禁忌症患者。 4 观察项目 4.1临床观察指标 (1)治疗前做体质评分,记录体重、身高和体表面积,进行妇科检查及全面体检。 (2)严密观察和及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 (3)注意有无过敏、皮疹、周围神经症状、发热及其它不良反应,并且应判定与研究药物的关系。 4.2实验室观察指标 (1)治疗前1周内完成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2)每个周期化疗用药前后应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 (肝肾功能等)及心电图。 (3)首次治疗前2周内完成影像学检查(盆腔CT),以后在第2个周期末复查影像学以资评价。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测方法应该一致。 5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 5.1疗效评估(WHO化疗效果评价标准见附录Ⅰ) 分析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及总缓解率(ORR)变化。入选时采集数据,每周期进行一次评价,治疗结束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进行有效性评价时,必须保证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的治疗,按WHO标准评价,分为CR、PR。 5.2安全性评估(NC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