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朱德贵.pdf

发布:2024-07-29约4.8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

课程学科类别: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类

学时与学分:102/7;80/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理论力学等

课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材料科学发展基本规律;

2.接受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掌握材料光学组织分析与样

品制备的基本技能;提高认识材料、了解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3.牢固树立起材料的成分—工艺—结构—性能的相互关系。

适用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手段与方法:面授与实验相结合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材料科学基础I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晶体结构

1.晶体学基础

(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晶胞、Bravais点阵、晶系

(2)晶面、晶向指数的表示方法,晶带、晶带轴

2.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1)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fcc、bcc、hcp)亚金属晶体结构特点

(2)合金相的晶体结构:固溶体、中间相

3.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陶瓷,共价晶体陶瓷,非晶型陶瓷

第二章晶体材料中的缺陷

1.点缺陷

产生及类型、平衡浓度及对晶体性能的的影响

2.线缺陷:位错

(1)位错学说的产生、位错的基本类型(刃、螺及混合位错)、柏氏矢量的

求法及意义、位错密度

(2)位错运动及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3)位错的应力场和应变能:螺位错的应力场,刃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

应变能及线张力

(4)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5)实际晶体中的位错(全位错、不全位错)、位错反应和扩展位错

3.面缺陷

晶界结构模型,孪晶界、层错、相界面、表面、界面能及界面特性、陶瓷材

料的界面

第三章相图

1.相图基本知识:相图意义,相平衡条件、相律、相图表示方法与制作(一

元、二元、三元),相图中相的数量、成分及相对量的确定(一元、二元、三元)

2.二元相图:

(1)匀晶相图、共晶和共析相图、包晶和包析相图及二元相图中其它三相

平衡反应,平衡凝固过程和非平衡凝固过程。

(2)二元相图分析方法及应用

3.Fe-FeC相图:相图基本分析,典型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及显微组织、碳

3

钢、Fe-G相图、铸铁石墨化过程,分类及影响因素

4.三元相图

(1)匀晶相图:形成条件及特点,等温截面图,垂直截面图

(2)固态下完全不互溶的三元共晶相图:立体图、投影图及不同成分点合

金的转变过程,水平截面图,垂直截面图

(3)固态下部分互溶的三元共晶相图:立体图及相区、水平截面图,投影

图及不同合金的组织转变过程,垂直图

(4)四相平衡转变及三元相图分析方法与实例:四相平衡转变的基本类型,

投影图和截面图上的四相平衡转变,复杂三元相图的分析方法及实例

第四章金属和合金的凝固

1、纯金属的凝固

热力学条件、过冷度、凝固过程(形核、长大)

2、合金的凝固

溶质原子分布、成分过冷和固溶体晶体生长形态,共晶合金的凝固。

3、铸锭组织与缺陷

铸绽三晶带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宏观偏析、微观偏析、疏松、缩孔、气孔

和夹杂

第五章材料的变形与强化

1、滑移变形

2、孪生变形

3、金属与合金强化机制

(1)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界及晶粒尺寸的影响:细晶强化

(2)纯金属的形变强化:位错交割、反应、增值

(3)溶质原子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颗粒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弥散强化

4、塑性变形后金属及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变化

晶粒形态改变,亚结构变形、形变织构、残余应力,性能变化

5、回复与再结晶

(1)冷变形金属加热时显微组织、储能及性能变化;

(2)回复:机制、动力学;

(3)再结晶:形核、长大、动力学、影响因素、再结晶后晶粒长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