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护理课件课件.pptx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contents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概述
诊断方法及标准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及实施方法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康复期管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01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概述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炎症。
定义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附着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繁殖,引起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导致肺炎等病变。
发病机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季节
01
02
03
04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儿童、青少年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易感。
秋冬季为高发季节,但全年均可发生。
潜伏期
通常为2-3周。
症状
初期表现为乏力、头痛、咽痛等,逐渐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轻型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中型症状明显,肺部炎症较重;重型病情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脓毒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02
诊断方法及标准
持续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临床症状
胸部X线检查
血清学检查
肺部炎症浸润影,呈斑片状或云雾状,可伴胸腔积液。
冷凝集试验阳性,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03
02
01
起病急,全身症状重,X线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改变,血清学检查可鉴别。
病毒性肺炎
起病较急,中毒症状重,X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或小叶性肺炎改变,抗生素治疗有效。
细菌性肺炎
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表现为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后基底段呈多态性改变,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肺结核
观察肺部炎症浸润影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胸部X线检查
冷凝集试验和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检测,有助于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清学检查
通过咽拭子或痰培养分离出肺炎支原体,是确诊的金标准。
病原学检查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给予止咳、祛痰、解热镇痛等药物。
抗生素应用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免疫调节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抵抗力。
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白清稀等,治宜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风寒闭肺证
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嗽咽痛、痰黄粘稠等,治宜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风热犯肺证
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痰黄稠粘等,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痰热壅肺证
中药汤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以协同增效。
04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体温
观察脉搏频率、节律和强弱,警惕心律失常。
脉搏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注意有无呼吸困难、急促等表现。
呼吸
定时测量血压,警惕低血压或高血压等异常情况。
血压
03
胸痛
询问患者有无胸痛症状,观察胸痛部位、性质和程度,必要时给予止痛处理。
01
咳嗽
观察咳嗽的性质、频率和程度,注意有无咳痰及痰液的性状。
02
呼吸困难
观察有无呼吸急促、费力等表现,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呼吸困难。
05
护理措施及实施方法
1
2
3
协助患者定时翻身,用手空心掌拍背,促进痰液松动排出。
定时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
雾化吸入
对于无力咳痰的患者,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护理
监测体温
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敷等,降低患者体温。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观察降温效果及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01
根据患者口味,制定合理食谱,保证营养摄入。
鼓励多饮水
02
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补充发热时的水分丢失。
避免刺激性食物
03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易导致胸腔积液,危险因素包括炎症程度重、治疗不及时等。
胸腔积液
心肌损害
肝功能异常
肾功能损害
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心肌损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小、免疫功能低下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危险因素包括药物副作用、合并其他感染等。
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危险因素主要为病情严重、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等。
采用胸腔穿刺引流术等方法,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胸腔积液处理
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加强心肌保护,减轻心肌损害程度。
心肌损害处理
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使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肝功能异常处理
根据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透析等,保护患者肾功能。
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