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Page5
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
3.会区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
难点:理解简洁导电与不简洁导电的缘由.
【新课导入】
导入1:试验导入
把电源、开关、小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小灯泡会发光.然后在电路中分别接入铅笔芯、钢尺、塑料尺等,再分别视察小灯泡的亮灭.由此引入新课.
导入2:情景引入
1.视察一根带有塑料皮的导线,电流在金属中传导,外面的塑料皮并不导电,这说明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从而引入新课.
2.物理学成果在军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一种被称为石墨炸弹的武器在作战时被用来破坏敌方的供电设施.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曾运用石墨炸弹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地区,炸弹在空中爆炸产生大量的石墨絮状物着陆,造成科索沃大片地区停电,石墨炸弹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物理学问吗?
【课堂探究】
1.导体和绝缘体
(1)提出问题:
视察一根带有塑料皮的导线,电流在金属中传导,外面的塑料皮并不导电,这说明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2)给出定义:
导体:简洁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绝缘体:不简洁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你如何验证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3)试验探究:
(组织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并探讨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摆放的物质(塑料尺、橡皮、铅笔、玻璃片、水、盐的水溶液、铜丝、铅丝、铁丝等)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
(做完的小组与其他小组交换不同器材再进行试验,并沟通一下你们的结论是否相同)
(4)沟通探讨:
(老师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导体:金属、石墨、酸碱盐溶液、人体、大地、湿木材
绝缘体:橡胶、塑料、陶瓷、玻璃、油、干木材、纸
(平安教化)展示并让学生回答诞生活中钳子等用具中的导体、绝缘体
(5)导体和绝缘体的微观说明:
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是导电的必要条件.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移动,可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因此不简洁导电.
(6)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问:)同一物质的导电实力是一成不变的吗?
演示试验:玻璃加热后导电
生活阅历:潮湿的木材导电
(结论)导体和绝缘体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补充半导体有其发展前景,拓展学生学问面)
2.电阻
(展示不同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的对比试验)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符号:R
(3)国际单位:欧姆(欧),符号:Ω
在此,简洁介绍一下欧姆
欧姆是德国的物理学家,曾长期从事数学和物理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致力于科学探讨,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理想的人,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探讨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探讨,自己动手制作仪器,发觉了我们后面将要学习到的欧姆定律.
(4)其他单位:
兆欧(MΩ),千欧(kΩ),1MΩ=103kΩ=106Ω
(电阻这个单位有多大?你知道一些常见电阻阻值吗?)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阻:105欧以下
(平安教化)因此,我们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用电器会更危急.
(5)电阻器:有肯定阻值的元件
符号:
1.下列全是绝缘体的一组是(A)
A.纯净的水、丝线、橡胶
B.盐水、空气、陶瓷
C.玻璃、摩擦过的塑料棒、碳棒
D.钨丝、水银、碳棒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B.金属里的电子都是自由电子
C.发生电中和现象时,物体所带的电荷都消逝了
D.绝缘体不简洁导电是因为它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不简洁导电,也不能带电
B.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能导电
C.不简洁导电,但能够带电
D.只能摩擦带电,不能接触带电
4.铜是很好的导体,它能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跟它移动的方向相反.?
5.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导体的电阻在国际上通常用字母R表示.?
6.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5MΩ=1500kΩ;800Ω=8×10-4MΩ.?
1.半导体
电阻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并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半导体室温时电阻率约在10-5~107欧·米之间,温度上升时电阻率指数则减小.半导体材料许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