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私募股权融资.ppt

发布:2018-02-25约5.17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私募股权融资与创业板上市实务操作指南 一、中小企业融资 1、发展历程: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滞后,银行信贷向来倾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他融资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也可谓是一个难上加难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的资料,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60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进出口方面的比重分别占到全国的60%、53%和68%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而且,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与“痼疾”,而私募股权融资与创业板上市即将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2、企业融资途径: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内源融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定额负债。外源融资从整体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对于资金融通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作为媒介的直接融资,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一般包括公司债与企业债、可转债以及短期融资劵。股权融资一般包括PE(私募股权融资)、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的增资与配股。间接融资:对于资金融通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进行,一般包括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各类由银行、信托、保险、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 根据企业融资方式划分为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两大类别,同时公募与私募将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再加以划分,从而形成四个子融资类别,即公募股权融资、公募债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以及私募债权融资。所谓公募融资,是指向社会公众不特定主体进行的融资,由于这种融资具有社会性与公开性特征,为此,国家法律法规一般都规定了相应条件与程序,以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所谓私募融资,是指向特定出资主体所进行的融资,由于这种融资具有契约性与私法性,为此,国家法律法规一般都不会进行过多干涉。 图1-1 企业融资途径图 融资 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 直接融资 银行贷款 间接融资 股权融资 债券融资 折旧 其他类型 定额负债 留存盈利 企业债/公司债 可转债 IPO PE 配股 增发 短期融资劵 我们通过以下图表对这四种融资方式的特征进行对比: 对比项目 公募股权融资 公募债权融资 私募股权融资 私募债权融资 (IPO) (公开发行债券) (PE) (银行贷款) 主要融资人 拟上市企业 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 所有企业 一次融资平均规模 较大 较大 较小 较小 对企业资格限制 较高 最高 最低 较低 表面会计成本 最低 较高 较低 最高 实际经济成本 较高 最低 最高 较低 投资人承担风险 较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