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子组成与化学键》课件.ppt

发布:2025-03-05约6.7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子组成与化学键

课程介绍与学习目标课程概述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分子和化学键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原理,并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学习目标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什么是分子?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不同的分子组成不同的物质,并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子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

分子的基本定义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分子可以是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结合形成的。特性具有固定的原子组成具有确定的空间结构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原子核是原子中心的一个致密区域,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

原子核与电子排布原子核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决定了原子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即元素。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简介1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元素表格,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2周期表中的每一行被称为周期,每个周期包含具有相似电子层数的元素。而每一列被称为族,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

原子如何形成化学键1原子间的吸引力原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力,例如电磁力,而发生吸引或排斥。在某些情况下,原子之间会形成化学键,相互结合成分子。2电子参与化学键的形成主要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相互作用。原子会通过得失或共享电子来达到稳定结构。3稳定结构原子通过形成化学键,使得电子排布更加稳定,例如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从而降低能量。

化学键的类型概述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通常出现在非金属原子之间。离子键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离子化合物。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赋予金属独特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共价键:基本原理1电子共享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每个原子都提供一个电子来形成电子对。2稳定结构通过共享电子,原子可以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从而降低能量,提高稳定性。3分子形成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分子,例如水分子(H2O)和二氧化碳分子(CO2)。

共价键的形成机制原子靠近两个原子互相靠近,当它们之间距离足够近时,它们的电子云会发生重叠。电子云重叠两个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云发生重叠,形成一个共享的电子对,同时产生吸引力。共价键形成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两个原子就会形成共价键,并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

单键、双键和三键单键两个原子之间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用一条直线表示,例如甲烷(CH4)中的C-H键。双键两个原子之间共享两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用两条平行线表示,例如乙烯(C2H4)中的C=C键。三键两个原子之间共享三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用三条平行线表示,例如氮气(N2)中的N≡N键。

极性共价键1电负性差异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电负性存在差异,导致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强的原子。2极性由于电子对偏移,共价键两端形成局部正电荷和局部负电荷,使得共价键具有极性。3偶极矩极性共价键具有一定的偶极矩,可以用矢量表示,方向指向电负性较强的原子。

非极性共价键电负性相等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电负性相同,电子对均匀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1无极性由于电子对均匀分布,共价键两端没有局部电荷,因此没有极性,被称为非极性共价键。2偶极矩为零非极性共价键的偶极矩为零,因为共价键两端没有局部电荷。3

离子键的形成1电子得失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倾向于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2静电吸引形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被称为离子键。3离子化合物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NaCl)和氯化钾(KCl)。

离子键的特征高熔点离子键是一种强烈的静电吸引力,因此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易溶于水水是极性溶剂,可以破坏离子化合物中的离子键,使其溶解在水中。导电性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溶液中可以导电,因为离子可以自由移动。

金属键的基本概念1电子海金属原子失去价电子形成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金属晶格中自由移动,形成“电子海”。2静电吸引金属原子核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被称为金属键。3金属性质金属键赋予金属独特的物理性质,如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电子特性1自由电子金属原子失去的价电子在金属晶格中自由移动,这些电子被称为自由电子。2导电性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3导热性自由电子可以传递热量,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