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课件.ppt

发布:2025-04-02约4.02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键规则1八隅体规则原子倾向于通过成键获得或失去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形成稳定的电子构型。2稳定性原子倾向于形成稳定结构,以达到最低能量状态。3电负性电负性差异影响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离子半径阳离子失去电子后,原子半径减小。阴离子得到电子后,原子半径增大。离子荷电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例如钠离子(Na+)。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例如氯离子(Cl-)。3荷电量离子的荷电量影响其静电吸引力的大小。离子晶体规则排列离子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以规则的排列方式形成晶格结构。静电吸引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在一起。高熔点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晶格能定义形成一摩尔离子晶体时释放的能量。影响因素离子荷电量和离子半径影响晶格能的大小。稳定性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稳定性越高。晶格热1定义将一摩尔离子晶体从其离子状态转变为固态时释放的能量。2关系晶格热与晶格能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3意义晶格热反映了离子晶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金属结构1密堆积金属原子通常以密堆积的方式排列,形成金属晶格结构。2电子海金属原子中的价电子形成电子海,在金属阳离子之间自由移动。3导电性电子海的存在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属性质延展性金属可以被拉伸成细丝。展性金属可以被压成薄片。导热性金属可以快速传递热量。亲和力1定义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释放的能量。2影响因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影响亲和力。3稳定性亲和力越大,原子获得电子的倾向越大,形成阴离子的稳定性越高。电离能定义从气态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1影响因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电子层数和电子构型影响电离能。2稳定性电离能越大,原子失去电子的倾向越小,形成阳离子的稳定性越低。3电子亲和力1定义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释放的能量。2影响因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影响电子亲和力。3稳定性电子亲和力越大,原子获得电子的倾向越大,形成阴离子的稳定性越高。离子化合物1形成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2结构离子化合物通常以晶体形式存在,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在一起。3性质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沸点和硬度,通常可以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离子化合物性质高熔点离子之间通过强大的静电吸引力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才能克服这种吸引力。溶解性离子化合物可以溶于极性溶剂,如水,因为水分子可以与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溶液。导电性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中时可以导电,因为离子可以自由移动,从而传导电流。分子间作用力强弱1氢键最强,主要存在于含氢键的物质中。2偶极-偶极力次之,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3伦敦色散力最弱,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化学键能1定义断裂一摩尔化学键所需的能量。2影响因素键长、键的类型和原子半径等因素影响键能的大小。3稳定性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物质越难分解。共价成键电子共享两个原子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共价键。1单键两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的键。2双键两个原子共用两对电子形成的键。3三键两个原子共用三对电子形成的键。4成键键长1定义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2影响因素原子半径和键的类型影响键长。3稳定性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成键角1定义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2影响因素中心原子和周围原子的大小、电负性等因素影响键角。3分子形状键角决定了分子的形状。杂化轨道sp3杂化一个s轨道与三个p轨道混合形成四个等价的sp3杂化轨道。sp2杂化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混合形成三个等价的sp2杂化轨道,以及一个未杂化的p轨道。sp杂化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混合形成两个等价的sp杂化轨道,以及两个未杂化的p轨道。共价键极性1电负性差异由于原子电负性差异,电子云向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偏移,形成极性共价键。2偶极矩极性共价键具有偶极矩,导致分子具有极性。3影响性质极性共价键影响分子的溶解性、沸点等性质。原子电负性定义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因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电子层数和电子构型影响电负性。周期表趋势电负性在周期表中呈现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递增趋势。化学键性质1键长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2键角键角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影响分子的极性和性质。3键能键能越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