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小讲座》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肌电图小讲座 第一部分 肌电图(EMG) 第二部分 神经传导速度(NCV) 第三部分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第一部分 肌电图(EMG) 一、基本概念 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 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 狭义EMG:仅指针极肌电图,即用特殊的针插入肌肉,收集肌肉的电活动。 广义EMG: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 二.运动单位(MU) 概念:一个运动单位是指由一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所支配的肌纤维,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 运动单位大小(神经支配比例):与肌肉的精细活动有关。 三. EMG检查的临床意义和适应症 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 鉴别诊断 病变的节段定位 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 四. EMG检查的步骤 1. 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 和终板噪音) 2. 肌肉轻度自主收缩:MUAP 3. 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五. 异常EMG所见 1. 异常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正锐波:同纤颤电位 束颤:神经源性损害 复合重复放电(CRD) 复合重复放电:见于 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2. 肌强直放电 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 特点:频率、波幅、声音 意义:萎缩性肌强直最常见,及其他肌强直 3. 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收缩状态) 测定指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 异常MUAPs(1) 神经源性损害 时限增宽20% 高波幅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肌源性损害 时限缩短20% 低波幅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上图:正常MUAP 下图:肌源性损害 异常MUAPs(1) 运动单位小结:正常、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 4. 肌肉大力收缩 观察募集电位的相型和波幅 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 神经源性损害:单纯相 肌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 正常 单纯相 病理干扰相 六. 异常EMG的意义 1. 神经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 MAUP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和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 2. 肌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 MAUP时限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 第二部分 神经传导速度(NCV) 一. NCV测定 1. MCV:波幅称为 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s) CMAP波幅 2. SCV:波幅称为 感觉神经动作电 位(SNAPs) 3. 异常NCV的特点 NCV?:髓鞘损害 波幅?:轴索损害 4. 临床意义 诊断周围神经病 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 了解病变的程度 二. F波 F波概念: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M波后的晚成分,是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 首先在足部小肌肉记录故称为F波 F波潜伏期主要反 映运动神经近端的 传导功能,补充 MCV的不足,有助 于诊断神经根病变 第三部分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NMJ的功能。常用神经:面N、腋N、尺N、副N。根据刺激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RNS。 一.低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 刺激频率: ?5c/s 计算:第4,5波比第1波下降的百分比 正常值:↓5?8%或10%以内意义 异常:波幅递减>10%~15% 意义:诊断后膜病变—MG 二. 高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 刺激频率:10c/s 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 百分比 正常值:?30%; ? 56%为 可疑;100%为异常 意义:诊断突触前膜病变 Lambert-Eaton综合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