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十二章质量成本8,8.pptx

发布:2025-03-23约3.57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章质量成本;学习目标;12.1质量成本的确认;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一、质量成本概念;

①由于产品质量未达标而造成的各种损失。这里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故障成本;二是外部故障成本。

②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一是预防成本;二是鉴定成本。;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知识链接】产品质量见P207

【拓展提高】请思考:企业是否应追求无限的质量提高?;二、质量成本项目构成;12.2质量成本的计量;一、质量成本的计量;对于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部分外部故障成本,它们均属于显性质量成本:可以从会计记录中得到相应数据。

而某些外部损失成本则是由于质量低劣所导致的失去销售份额而形成的不列示在会计记录中的机会成本,属于隐性质量成本。隐性质量成本可采用乘数法和塔谷奇质量损失函数法取得。;(一)显性质量成本的计量;资料一原材料

;资料二管理人员的工资;①预防成本64000÷250×15=3840

②鉴定成本64000×2÷(8×5)=3200

③内部故障成本64000×10÷(8×5)=160000

④外部故障成本64000×1÷(8×5)=1600;资料三监管人员工资;①预防成本102000×3/(8×5)=7650

②内部故障成本102000×5/(8×5)=12750

③外部故障成本102000×7/(8×5)=17850;资料四组装工人工资;①预防成本120×8×14=13440

②鉴定成本28800×14=403200

③鉴定成本18000×14=252000

④内部故障成本

21×(8×5×50-8)×14=585648

⑤外部故障成本

24×(8×5×50-8)×14=669312;资料五组装部门设备相关费用;①鉴定成本8500

②内部故障成本45000

③外部故障成本38000;资料六租金;①鉴定成本270000×10%=27000

②内部故障成本270000×30%×60%=48600

③外部故障成本270000×30%×40%=32400;(二)隐性质量成本的计量;例12-2某公司计量到的外部损失成本为80万,最小的K值为3,最大的K值为4。

要求:用乘数法估算外部质量成本。

解:最小的外部质量损失成本=80×3=240(万元)

最大的外部质量损失成本=80×4=320(万元)

由此可知,该公司总体外部外部损失成本在240万~320万之间。;2.塔谷奇质量损失函数法;例12-3企业生产某零部件,质量特征用零部件的直径来表示。T=10寸,k=400。现在生产四件产品,直径分别为9.9、10.1、10.2、9.8寸。见表12-1

解:

如果企业生产2000件产品,则2000件产品的预期损失为2000*10=20000元;3.市场研究法

;二、质量成本核算方法;(一)质量成本核算方法

;2.会计核算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作为统一量度;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地记录和反映;严格以审核无误的凭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似。缺点是隐形质量成本无法纳入会计核算。;3.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即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来源的不同,而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显性质量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隐性质量成本采用统计核算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手段;采用统计调查、会计记账等方法收集数据;方式灵活机动,资料力求完整。;(二)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1.一级科目:质量成本;

2.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处理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3.三级科目:按二级科目展开,每个二级科目下设置若干项三级科目。;(三)质量成本报表的编制;质量成本报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全厂或各个部门的质量成本情况,可按质量成本的各个项目分别设置“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数”三栏,逐项进行比较并计算其百分比;另一类是按各主要产品编制质量单位成本表,分别与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本年预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