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折粽子教案.pdf
幼儿园端午节折粽子教案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
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
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
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
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
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
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
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
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
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
家幸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
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
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
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
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
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
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
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三、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
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
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现在我们带上自己包的粽子请厨房阿姨帮我
们煮一煮,好不好?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端午节有关儿歌,感受一些端午节的作品,
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引导幼儿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感受家里过端午节的气氛,
激发学习端午节习俗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端午节PPT课件
2、端午节相关视频链接
3、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景导入,用粽子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探索端午节的乐趣。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PPT出示
粽子。
(2)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
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3)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