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巨噬细的吞噬实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意事项 小鼠处死后立即注人生理盐水 2ml,轻揉腹部,可获得较多的巨噬细胞。 2、思考题 实验前一天,给小白鼠注射含淀粉肉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实验 细胞的胞吞胞吐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方式之一。高等动物的细胞在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有的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还有通过识别与吞噬细菌、病毒等外来物质的作用来达到机体防御的功能。本实验通过预先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然后腹腔注射鸡红细胞,从而引起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通过光镜可清楚地观察到这一有趣的现象。 实验简介 目的要求 1.了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原理 2.熟悉细胞吞噬作用的基本过程 基本原理 高等动物体内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的功能。它们广泛分布在组织和血液中,在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侵入机体时,能招引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又具有趋化性,它通过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主动向病原体和异物移行聚集,首先把异物吸附在细胞表面,随之,吸附区域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伸出伪足包围异物,并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继而在细胞质中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把病原体杀死,异物消化分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 内是否含有特殊颗粒,把白细胞分为有粒、无粒两类。含有 颗粒的白细胞为粒细胞,按瑞色染色时所染成的不同颜色分为 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三种粒细胞。无粒白细胞又分为淋巴 细胞和单核细胞。 白细胞5000~10000/ml个。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占50~70% 常穿出血管,聚集于炎症组织的周围,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 体内有炎症时,它的数量就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淋巴 细胞与免疫有密切关系,患结核病时,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单核 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变形活动非常活跃,能吞噬细菌和 异物。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到结缔组织中可变为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 和酸性磷酸酶;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 肝素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 ;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 吞噬活动的能力。 噬碱性粒细胞 噬酸性粒细胞 噬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实验用品 1.器材:显微镜、解剖盘、剪刀、镊子、注射器、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等 2.试剂: 0.85%生理盐水;阿氏(Alsever)血液保存液;6%的淀粉肉汤。 3.材料:小白鼠;1%鸡红细胞悬液 方法与步骤 鸡翼下静脉取血后,用Alsever以1:4比例保存于4度(可保存一周)。实验前加生理盐水离心两次,然后根据获得的红细胞的体积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调至鸡红细胞浓度为1%。 实验前1天,向小鼠腹腔注射1ml淀粉肉汤(预先激活腹腔巨噬细胞:诱导腹腔内产生较多的巨噬细胞 ),实验前30分钟,向腹腔内注射1ml1%的鸡红细胞。 淀粉肉汤为异物, 但是无毒害,可刺 激小鼠巨噬细胞的 产生,并且淀粉肉 汤里含有台盼蓝, 巨噬细胞吞噬后会 被染成蓝色,便于 观察。 注射后30分钟,处死小鼠。 (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拉,左手拇指与食指同时向下按住鼠头,使脊髓与脑髓间断开) 吸取腹腔液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盐水,向其中滴加一滴腹腔液,静置10分钟,使腹水细胞贴壁,弃去生理盐水,待其稍干后,进行瑞氏染色。 观察时,将视野光线调暗。在高倍镜下,先分辨清鸡红细胞和 巨噬细胞。鸡红细胞为淡黄色、椭圆形、有核的细胞。而数量较 多、体积较大圆形或不规则的细胞,其表面有许多似毛刺状的小突 起(伪足),胞质中有数量不等的蓝色颗粒(为吞入的含台盼蓝 淀粉肉汤形成的吞噬泡)即为巨噬细胞。变换视野,仔细观察巨噬 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可见有的鸡红细胞(一至多个)紧贴附 于巨噬细胞的表面;有的巨噬细胞已将1至数个红细胞部分吞入; 有的巨噬细胞已吞入1个或几个红细胞在胞质中刚刚形成椭圆形的 吞噬泡;有的巨噬细胞内的吞噬泡体积缩小,并呈现圆形,这是 与初级溶酶体发生融合,泡内物正在被消化分解。 未被吞噬的鸡红细胞 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吞噬细胞 将染色后的涂片置于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绘图记录。 实验结果的观察 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注意不同细胞的大小比例和形状;鸡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区分;吞噬前后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注意鸡红细胞被吞噬后形态上的变化:多观察不到核,且形态变圆。 吞噬过程的观察:吸附、正在吞噬、吞噬后、消化后(一般观察不到正在吞噬的过程,想想为什么)。 作业 高倍镜下绘处在不同吞噬阶段的巨噬细胞图各一个,示吞噬作用的过程。 计算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