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9讲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人教版.ppt

发布:2017-05-03约2.98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2)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3)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4)交通运输:如鲜花要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某地一月平均温度为3℃,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2008全国文综卷 例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节选) 近20年来,昆明郊区的一些农村由原来以粮食、蔬 菜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专门的花卉种植。云南成 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说出导致昆明郊区农作物品种变化的原因以及 种植花卉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 (1)花卉种植效益较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市场需求增大;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 (2)自然条件: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全省能种植花 卉;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全省自然环境复杂(垂直地域分异明显),花卉植物品种丰富。 考向一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真题导航 (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例1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命题立意】 本题以土地利用类型图为情境,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图像结构比较简单,容易读懂,难度较小。 【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不同高度的农业类型可以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第(2)题,城市扩大后,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扩大,粮棉种植面积缩小。 【标准答案】 (1)C (2)A 2009江苏卷 下图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2.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2008海南卷 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3分): 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快。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  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 (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 例2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命题立意】 该题以等高线的阅读为切入点,考查不同地形农业发展的方向,并做到了与区域地理的有机结合。等高线→地形→农业区位,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考查方向。 【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题干中的前提条件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其次是通过对等高线的分析,了解甲、乙、丙、丁表示的地形,并和气候知识相联系,得出四地的农业发展方向。 甲地→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种植业; 乙地→亚热带地区→不适合天然橡胶的生长; 丙地→海拔较高,坡度较陡→不适合种植棉花; 丁地→缓坡地形,我国南方亚热带的气候与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标准答案】 D 考向二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010年高考大纲文综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例3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命题立意】 本题重点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对材料中有用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准确的区域定位能力,难度较小。 【思路点拨】 第(1)题,运用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