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索霄 2012.3 红色文化与红色资源
发展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黄三生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摘要1红色文化在其内涵构成、生成过程、创造主体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内在联系。在正确处理红色文化属性
中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红色文化发展中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红色文化创新中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等关系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文化,通过实现红色文化生活化、促进红色文化信息化、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有助于推
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红色文化;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2)03—0090—03
胡锦涛曾在四次重要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主 为一种客观存在,凝聚着包括马克思主义等在内的
义大众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 精神因素.它的呈现能给人以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
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强 育。红色制度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特定
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的时空界限,它的宣传、普及过程就是推进马克思
在庆祝中共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又提出“大力推 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红色行为文化是由马克思主义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十七届六 “大众化”了的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作风、习俗等.能
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潜移默化地对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红色心态文
大众化”。“推动”、“不断推进”、“大力推进”,这种依 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
次递进的强调语气和如此高密度论述,表明推进马 革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
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马 式等构成,能可持续地、润物无声地推进马克思主
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 义大众化。可见,红色文化四个层次均与马克思主
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 义大众化密切相关。
接受和利用。”【1】(P14)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 2.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
大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民主与富 客体的统一性。
强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文化现象。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
在人们对红色文化需求日盛的当下,大力发展红色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形成的。这
文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具有十分 说明红色文化创造主体的大众化。一是指红色文化
重要的意义。 由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不是
一、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联系 由单个人或少数人创造的;二是红色文化生成以
1.红色文化的内涵构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密 后,必然以反映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切相关。 旨归。而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促进“一切
根据张岱年的文化“四层次说”【2】∞),可将红色 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马克
文化分为四个层次,即红色物态文化、红色制度文 思主义关怀的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向的
化、红色行为文化和红色心态文化。红色物态文化 客体。而这个客体“不是被动的、消极的、需要武装
是经过人的利用、改造而形成的,而这个“人”通常 的被武装者,而是有主体意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