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时代化、大众化.doc

发布:2017-08-11约9.4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 张 颢 一、红色资源的构成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实践中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因此,红色资源的构成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的内容,二是精神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静态的革命遗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则比较丰富,它积淀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也留下了永远不灭的伟大革命精神。除了上海和北京之外,每个时期均有对应的革命精神,即: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五种精神是红色资源的主体。除了以上五种主要革命精神以外,红色资源还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隶属于五种主要革命精神的下位精神,如:苏区时期的“兴国作风”,长征时期的遵义精神,延安时期的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整风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根据地、解放区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如:百色精神、沂蒙精神等;(3)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的白色区域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以红岩精神最为典型;(4)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井冈山时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的革命精神,比较典型的如安源精神、“二七”精神、“八一”精神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红色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放射出新的光芒。在6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了无数新的革命精神。具体而言,又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在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红色资源的表现形态主要以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资源的表现形态则五彩纷呈:工业战线以“铁人”精神(或大庆精神)为代表,农业战线以大寨精神为代表,军队方面以雷锋精神为代表,干部方面以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科学技术方面(或知识分子方面)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3)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资源的表现形态则是与时俱进的,也更为丰富多样:如体现农村改革的“大包干”精神(或小岗精神),体现城市改革的张家港精神,体现对外开放和“更快、更高、更强”的中国奥运精神(或女排精神),体现科技成就的载人航天精神,体现战胜自然灾害和灾难的“98”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   二、红色资源的功能   红色资源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它具有诸多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承担着多项社会功能。   第一,政治引导功能。红色资源的政治引导功能,主要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或称基本路线、总路线)而展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资源的政治引导功能主要是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成,因此,政治信念的坚定、政治信仰的忠诚、政治意志的坚决、政治态度的明确、政治立场的正确、政治斗争艺术、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都是红色资源强调的基本内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资源的政治功能主要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实现,因此,其内涵与革命战争时期已大大不同。其一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决定了政治必须服务于经济,但政治又有反作用,因此,发挥红色资源的政治引导功能,就必须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其二是改革开放的方向问题。这涉及政治立场和对“社”、“资”关系的认识问题。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红色资源政治引导功能的主要内容;其三是政治目标与政治理想问题。我们要实现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特别是政治民主目标,是与无数革命先烈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因此,宣传红色资源,发挥其政治引导功能,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文化传承功能。红色资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包含政治、经济等内容,还包含着大量的红色文化,主要有:在根据地、边区、解放区等红色区域建立的各级各类学校,创作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它们一方面继承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又结合革命斗争的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红色文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体,它是在与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封建主义腐朽文化、官僚买办文化的斗争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由于它确立了为广大劳苦群众服务、为救国救民服务、为民族独立自强服务的宗旨,并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和价值体系的核心,所以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以中国革命作为题材的作品和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仍受大众的欢迎,如《长征》、《延安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