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实验五.doc

发布:2015-09-19约1.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系别: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班级:09电科 姓名: 学号: 组别:1 实验名称: 实验五 环形混频器 实验时间: 2011年月日 图2 二极管环形混频原理图 所以,总的输出电流为 则 其中的中频分量是 从式可知,输出中频电流是由高频输入信号与本振电压混频产生的中频电流和中频输出电压反作用产生的中频电流之差。 3. 镜像干扰 不失一般性,设本振频率为,信号频率为,且,则。若干扰信号频率,在输入回路选择性不好的条件下,进入电路与本振电压混频,因为满足,所以干扰会通过带通滤波器输出。由于与相对于对称。故称为镜像干扰。抑制镜像干扰的方法有①提高前端电路的选择性;②使用中频频率,高中频对抑制镜像干扰是十分有利的。 4、电路工作原理 本混频器的本振输入信号由高频信号源产生(频率选为10.7MHz),而射频信号是由正弦振荡模块的晶振部分产生(频率为10.245 MHz)。,经过455KHz的陶瓷滤波器FL1取出频率为10.7-10.245=455KHz信号。图中的电阻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组成三个形网络,用来实现阻抗匹配,并能隔离信号间的相互干扰。QE1及W3、R17、R18、R19、R20、R21、C12组成放大电路,用来放大中频信号。 图4 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正确连接电路电源线,主板上的+12V接模块上的+12V,主板上的GND接模块上的GND,K2向左拨,若连接正确,电路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将会亮。 1、调整静态工作点:K1向右拨,调节电位器W3使三极管Q3的UEQ在3.36V附近(即测三极管Q3的射极电压); 2、输入本振信号:从TP5注入本振信号, 本振信号可由实验箱上的高频信号源部分提供(连接J401,W401改变幅度),频率为10.7MHz的载波信号,Vp-p不小于1V; 3、从TP4输入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选用10.245MHz,此信号由晶体正弦振荡器产生(产生的具体方法是:参见正弦振荡电路,连接J55、J53,其余跳线断开,调整CC1使振荡频率为10.245MHz,信号从TT1输出)。 4、观察混频器的输出信号,在455KHz滤波器前后,即TT2和TT3处分别观测混频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其形状; 5、观察混频器的镜像干扰 TP5处信号不变。由高频信号发生器(EE1051)产生11.155MHz的信号作为TP4处的输入信号。观察TT3处的信号是否也为455KHz。此即为镜像干扰现象。 五、实验结果 镜像干扰产生的条件及消除方法 不失一般性,设本振频率为,信号频率为,且,则。若干扰信号频率,在输入回路选择性不好的条件下,进入电路与本振电压混频,因为满足,所以干扰会通过带通滤波器输出。由于与相对于对称。故称为镜像干扰。抑制镜像干扰的方法有①提高前端电路的选择性;②使用中频频率,高中频对抑制镜像干扰是十分有利的。 TT2、TT3、处用示波器测出的波形 TT2 TT3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