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生用书P76)
巩固基础
1.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中,正确的
是( )
A.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
度与力的关系
B.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C.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 为纵坐标,F 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的描点,若这些点
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 与F 成正比
D.在处理数据时,以a 为纵坐标,M 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不在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 与M 成反比
解析:本实验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到a、F、M 三者的关系,A、B、C 所述符合实验的思路
和处理数据的要求,如果在a-M 图象中的点,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不能说明a 与M
成反比的关系,故D 选项错误.
答案:ABC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
B.可以将装有砂子的小桶用钩码代替,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
C.实验结果不用a-M 图象,而用a-1/M 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作出判断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量M 后直接用
公式a=(M′+m′)g/M 求出,(M′+m′)≪M
解析: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打点,用低压交流电源;实验中要使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远小
于小车质量M,而且当改变外力时,可加入适量沙子,不能用钩码代替;实验结果的处理,
a-图象理论上是一条直线,更便于根据图象做出判断,故C 选项正确;D 选项是从牛顿第
二定律从理论上来求得,此实验是探究质量、外力、加速度三者的关系,根本不可能从理论
上去求加速度.
答案:C
3.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砂
B.实验中无需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砂和小桶的质量
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
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解析:此实验的阻力不仅有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还有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阻
力,故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故D 选项正确;平衡摩擦力时不能挂小桶,
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本实验应确保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这样才能认为沙和
沙桶的重力近似等于对小车的拉力;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图线不是直线.
答案:D
4.在探求a 与F、m 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绳、砝码、小车、
沙和桶;H.薄木板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E、H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
5.某学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如下表
所示:
F/N
0.20
0.30
0.40
0.50
a/(m ·s-2)
0.10
0.21
0.29
0.4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作a-F 的图象.
(2)图线在F 轴上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 (2)小车所受的阻力大小
(3)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6.按实验要求装置好器材后,应按一定步骤进行实验,下述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
请将合理的顺序以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A.保持小桶里沙子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和沙子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C.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D.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E.挂上小桶,放进沙子,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F.根据测量的数据,分别画出a-F 和a-的图象
答案:DCEABF 或DCEBAF
能力提升
7.探究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