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蜂窝麻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ppt
箱梁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蜂窝麻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经常在腹板底部有较多蜂窝麻面出现,即使注意控制也未必能杜绝。本人根据平时施工经验对其进行了仔细了解和认真的分析。由于预制箱梁腹板宽度太窄。腹板总宽18公分,而且还要扣除两侧共4公分保护层,2.5公分钢筋,5.5公分波纹管后还有6公分净空,即每侧3公分净空,十分狭窄。但常用的振动棒直径为5公分,根本就不能插入腹板底部;即便换上直径3公分的小型振动棒也很难下到底部,而且其功率较小,
难以振捣密实混凝土及趋赶混凝土填充空隙。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振动棒很难操作、混凝土流动不便、难以填满空隙的不利施工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假设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差就会造成更不利影响:坍落度较小那么难以将腹板下部填充密实,坍落度较大混凝土过稀在反复振捣下易浆石别离,混凝土中有过大粒径石子可能会造成局部堵塞。由于C50混凝土初凝时间短,坍落度损失快,所以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及时振捣都会导致该处难以振捣密实。在施工中,混凝土在某位置一次集中过多那么正常振捣
该处混凝土不能密实;而加强振捣造成局部过振严重,且浆石别离后造成下部空洞。笔者根据以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在标准许可范围内小幅度移动波纹管位置,加大一侧净空以使振动棒更容易插入底部。二:加强对混凝土原料及成品的控制,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以降低施工的难度。1: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符合标准,情况良好。对到达料场的沙石水泥等原材料应经常检验,较差〔粒径太大,含泥量过大等〕的原料
坚决不用,并去除出场。如屡次出现此类情况那么考虑更换供给地。2:根据砂含水量及时调整配合比,并适当加长混凝土搅拌时间。使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等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良好水平。3:注意混凝土发车时间的安排。根据浇筑速度合理安排发车,尽量减少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以减少坍落度损失。三: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原施工工艺,以防止出现振捣不密实。1:加强使用3公分振动棒振捣。由于
3公分振动棒才能更深插到底部,有效减少漏振;所以安排3公分振动棒先行振捣腹板底部,以5公分振动棒及附着式振动器为辅在其先行振捣后进行补振。又考虑到3公分振动棒功率不大,因此要求加密振动棒插入点,以完全衔接其振捣范围。并且减缓料斗卸料速度,使其一次振捣数量不过多。2:减短先浇筑下层混凝土与上层混凝土距离,以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干硬前与上层混凝土做好衔接。料斗放料时要均匀,以使混凝土在各处即不过多,也不过少。
3:准备好发电机及备用振捣设备,在临时停电及机具故障时及时作好振捣工作。以防止混凝土干硬后难以振捣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