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键词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一、摘要的概念
定义: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要素: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目的:简要说明研究、调查、实验的目的、表明研究涉及的范围,提出问题的缘由。
方法:说明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原理,理论,途径,药物,仪器,分组情况,数据的获得情况等。
结果:指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或数据,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和性能等。
结论:指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特性:
(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所谓摘要的独立性,是指摘要自成一体,是一篇独立的短文,是对原文完整的浓缩,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信息,但不是正文的某一部分(如引言、结论)的引用或缩写。摘要必须语义连贯,逻辑关系紧密,文字通畅,能够独立说明问题,甚至能够离开原文独立发表。
摘要的自含性是指其能够阐述清楚论文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反映应该辐射的信息,包括对论文的主题特别是结论和结果以及作者的创新观点。
(2)客观性。摘要要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程度,应保持原文的基本信息和格调,在内容上不对论文观点做主观的解释和评论,特别是不能作自我评价。
(3)简明性。摘要能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句简洁、明了、用词确切。由于摘要是正文的浓缩,篇幅要短,一般以200-300字为宜。
(4)规范性。摘要除正常文字以外的其他语体,如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插图、表格,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术语、序号等,都不能在摘要中出现。对于专业科技术语、计量单位、国名、人名译名、缩略语、代号等应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5)完整性。摘要的内容一般包括论题、讨论的主要内容、提出的主要观点或结论等,不应是原文摘录出来的几句话的简单拼凑。摘要的写作要一气呵成、语义连贯、文字畅通、不分段落,必须是一篇结构严谨的短文。
二、摘要的作用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2 、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 Internet 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三、摘要的分类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 ( 或论文集 ) 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 300 字左右为宜。 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 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 ) 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 , 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 100 字左右为宜。 3 报道 - 指示性摘要 报道 - 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 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 100 ~ 200 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分类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 - 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