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一轮政治必修四第四课.ppt

发布:2018-09-18约5.84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要求 考纲展示 高频考点 1.哲学的 物质概念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个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对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2个特征:规律的客观 性、普遍性。 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 2.哲学的 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 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 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 客观的物质性 社会 物质 物质性 夯实基础 ②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和 。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 ②普遍性: 、 和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 的规律。没有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绝对运动 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 诡辩论 固有的本质 必然 稳定 人的意志 创造 消灭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固有 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尊重规律 违背规律 条件 形式 核心考点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3.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易错易混 1.(2015 广东卷,33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辨析:上述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2.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辨析:雾和霾都属于物质的具体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物质,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哲学上的物质即具体科学中物质的总和。 辨析: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科学中讲的物质也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非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人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的。 辨析:“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的东西未必是物质现象。 典型考题 (2017·江西九校联考)2013年10月8日,比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