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培训初级全套.ppt

发布:2024-07-28约3.27万字共3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有两类: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焦点:父母和亲子关系的改善目标: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家庭的社会功能常见的服务:家庭行为学习、家庭照顾技巧、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家庭行为学习的理论基础:行为学习理论家庭照顾技巧的理论基础:行为学习理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为一体的服务活动。(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婚姻辅导:夫妻角色界定、扮演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善等。家庭暴力的干预: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三、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一)家庭救助和帮扶对象:整个家庭目的:保障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二)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家庭生活教育、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家长学校目的: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社区和谐。(三)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婚姻调解:工作单位、社会居委会、村委会、法院。婚姻学校:新婚夫妻学校、离婚夫妇学校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家庭处境化原则关注家庭成员生活的自然场境(二)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帮助家庭成员自身能力的提高(三)家庭个别化原则从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处境出现,准确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要求,并且根据受助家庭的实际需要设计服务介入计划(四)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将受助家庭问题解决的需要与长远的预防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一)接触阶段主要任务: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时间和安排;为初次会谈做准备以及安排第一次会谈。(二)开始阶段正式开展服务介入活动的阶段任务:与受助家庭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家庭成员需要评估的基本内容:家庭成员的问题;家庭成员的能力;家庭系统的互动方式;家庭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家庭的生命周期。(三)介入阶段主要任务:制订服务介入计划,明确自己的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服务介入计划的内容:问题;总目标;阶段目标;介入方案。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阶段主要承担的角色:支持者;教育者;咨询者;使能者;资源调动者。(四)结束阶段主要任务: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一)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评估的工具:家庭结构图家庭结构图表示的内容: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家庭结构图的绘制原则: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二)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再标签第十一章学校社会工作考试内容(要点)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补充P226)(一)专业业(二)科学性(三)艺术性(四)实践性学校社会工作与德育的关系(补充P227)学校社会工作以学生为本,工作路径自下而上,工作方法突出由内而外,工作重点为促进学生心灵改变和人格成长,工作对象可以是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学校德育则以学校及社会的外在要求为本,工作路径自上而下,工作重点是教育要求,工作方法体现由外而内,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补充P229)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4、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针对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一)学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需要(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三)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的需要(四)情绪觉察与情绪管理的需要(一)学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进行辅导时,主要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小组设计包括:明确生活目标注重能力培养结合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方法(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帮助学生自我觉察提高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养成技能协助学生自我成长(三)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的需要自我认知与自我觉察是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的基础,也是个人职业与事业生涯的起点。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社会工作者的辅导任务: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帮助学生肯定自我协助学生发掘潜能协助学生规划未来(四)情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