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协调发展3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__以“一带一路”为例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PAGE
6-
第三节国家之间的合作进展——以“一带一路”为例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1.结合实例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进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2.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说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实践意义。(地理实践力)
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家进展的区域差异性。(区域认知)
4.从政策沟通、设施互联、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综合思维)
必备学问·素养奠基
一、“一带一路”
1.概念: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路线:
(1)“一带”从我国动身有三个走向。
①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②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③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2)“一路”重点方向两条。
①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长至欧洲。
②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长。
[辨一辨]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一带一路”贯穿全球各大洲。 (×)
②“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进展差异较大。 (√)
③“一带一路”中宽敞腹地国家经济进展潜力巨大。 (√)
④古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头,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 (×)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1.地缘上的联系性:
(1)“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邻近性和联系性增加了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进展。
(2)“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进展、文化、宗教等存在空间分异,也会影响区域协作进展。
2.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国际合作的基础:
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冲突,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3.交通通信的联通性:
(1)交通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支撑国际合作的基础。
(2)实例:新亚欧大陆桥、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等。
4.经济进展的互助性: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填一填]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填入对应的空格内。
作用面
重要意义
全球层面
①②
区域层面
③④
沿线各国
⑤⑥⑦
我国
⑧⑨
①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
②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③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淌、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④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加共同进展新动力。
⑤加强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联系。
⑥为沿线国家进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⑦有力推动沿线国家的进展。
⑧有助于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
⑨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对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力量·素养形成
力量“一带一路”提倡国家之间协作进展的意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共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其意义在于: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①“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阅历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
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共享中国改革进展红利、中国进展的阅历和教训。
③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公平均衡的新型全球进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进展的基础。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①“一带一路”鼓舞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涵性进展理念;
②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转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沟通的过道而成为进展“凹地”的面貌。
③可以推动建立长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富强的和谐世界。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进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是中国通往欧洲的门户。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中,波兰成为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国家之一。首都华沙是欧洲著名的交通枢纽。罗兹位于波兰中部,横跨波兰南北的A1高速大路、横跨波兰东西的A2高速大路在此交会,且与首都华沙有高速铁路相连。蓉欧快铁(中线)从成都动身,经过罗可到达鹿特丹使从中国大陆的城市到欧洲中心铁路运输只需要14天到16天,比走传统的海运路线从中国港口城市到北欧海港约缩短15天。近几年来,我国正在罗兹打造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枢纽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