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必备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中图版.doc
PAGE
15-
其次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地理必备考点]
1.海拔(肯定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2.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区域特征的判读。
人地协调观:驾驭等高线的计算和判读方法,从人地关系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实践力:视察不同的地形,体会不同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当中的表达。
[学问体系导图]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地形部位及特点
?
图中字母
地形
等高线特点
A
山峰
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渐渐降低?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悬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三、绘制地形剖面图?
1.含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始终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形起伏状况。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连剖面线:图中AB线。
(2)建坐标系: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3)推断海拔:起止点、最高点、最低点等。
图中A点为起点,海拔为200米,B点为终点,海拔为200米;C点为最高点,海拔为500~600米。
(4)画坐标点:将图中重要点精确画在坐标图中。(略)
(5)连平滑线:将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略)
?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
?山区地形困难,依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可以划分为山谷、山脊、鞍部、山顶、悬崖、山坡等不同的地形类型。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确定不同地点的海拔,计算不同地点的相对高度;推断不同的地形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等。
?山峰的等高线数值改变规律与盆地相反。
?填图绘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虚线及箭头绘出坡面径流的方向。
提示: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并由高处流向低处。
?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先粗后细”
①“粗”:粗略地视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山峰、鞍部、悬崖等)与剖面图是否一样。
②“细”:细看起止点、最高点、最低点等关键点的高度与剖面图中高度是否一样。
③特殊留意高度相同点之间、河流经过点的绘制。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24·山东等级考)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如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简洁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魔鬼营地”是()
A.甲B.乙C.丙D.丁
【获得信息】
①“魔鬼营地”空气流通不畅,简洁引起高原反应。
②图中甲地三面地势较高,乙地位于鞍部,丙地和丁地位于山脊。
【尝试解答】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魔鬼营地”的特点是空气流通不畅,依据图中高度表推断,甲地位于山谷等高线低值区,地形为低凹地,空气流通不畅,A正确。乙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地形为鞍部,丙地和丁地位于海拔高值区,地形为山脊,空气流通都比较好,B、C、D错误。
依据海拔和等高线分布推断地形类型
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如下图中200A300、100B200。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点相对高度和温差的方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随意两点的高度(海拔),依据公式H相=H高-H低,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依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0.6℃/100m)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估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上,随意两点之间有n条连续递增或递减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ΔH(n+1)d。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mΔH4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