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与贮藏学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果蔬加工学
果蔬加工:以新鲜的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的产品。
水果蔬菜的品质:色泽、风味、营养、质地。
色素类物质:1、叶绿素类2、类胡萝卜素3、花青素4、类黄酮。
香味物质:醇、酯、醛、酮和萜。
甜味物质:糖及衍生物糖醇类物质。(蔗糖--甜度100、果糖--甜度173、葡萄糖--甜度74)。
酸味物质: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
涩味物质:单宁(水解型单宁、缩合型单宁){氧气--酶促褐变、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碱--黑色}
苦味物质:苦杏仁苷(本身无毒,但被苦杏仁苷酶分解为2分子葡萄糖、1分子苯甲醛、1分子剧毒的氢氰酸)、黑芥子苷、茄碱苷、柚皮苷、新橙皮苷。
辛辣味物质:
鲜味物质:
水分:75%-95%
果胶物质:原果胶、可溶性果胶、果胶酸。
加工保藏对原料的要求:1、原料的种类和品种2、原料的成熟度(可采成熟度、加工成熟度、生理成熟度)和采收期3、原料的新鲜度。
原料预处理的工序:选别→分级→清洗→去皮→切分→修整→烫漂→硬化→抽空
原料清洗的目的:洗去果品蔬菜表面的灰尘、泥沙和大量的微生物及部分残留的化学农药,保证产品的清洁卫生。
洗涤用水:1、软水2、常温3、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
化学药剂:0.5%-1.5%盐酸溶液、0.1%高锰酸钾、600mg/kg漂白粉液。
原料的去皮:1、手工机械去皮2、碱液去皮3、热力去皮4、酶法去皮5、冷冻去皮6、真空去皮7、表面活性剂去皮。
碱液去皮:去皮后应立即中和碱液(用0.1%-0.2%的盐酸,0.25%-0.5%的柠檬酸)。影响因素--碱液浓度、处理时间、碱液温度。方法--浸碱法、淋碱法。
烫漂的方法:热水法、蒸汽法。
烫漂的程度:过氧化酶活性全部破坏为度。
护色处理:1、食盐水护色2、酸溶液护色3、烫漂处理4、抽空处理5、硫处理。(亚硫酸及其盐类护色既可以防止酶促褐变又可以防止非酶褐变)
抽空处理的抽空液:糖水、盐水、护色液。
抽空效果的影响因素:1、真空度2、温度3、抽空时间4、果蔬受抽面积。
抽空方法:干抽法、湿抽法。
罐藏制品品质的影响因素:果蔬原料、加工工艺要求。
糖水桃:生产量、贸易量都居于首位。
桃罐头原料的要求:1、色泽(白桃、黄桃)2、肉质要求不溶质3、种核应粘核。(概括为“黄肉、不溶质、粘核”)
番茄要求:果形中等,果面光滑,颜色鲜红而全果着色均匀,果肉厚,果心小,种子少,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及果胶含量高,酸度适当,香味浓且抗裂果。
青豌豆要求:丰产,植物生长一致,植物上豆荚成熟一致,豆粒光滑饱满,质地鲜嫩,含糖量高,粒小有香气,色泽鲜绿,种脐无色,在杀菌贮藏中能保持其固有色泽,不致变黄。
罐藏工艺过程:原料的预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商业无菌检验
加注罐液的目的:能填充罐内除果蔬以外所留下的空隙,目的在于增进风味、排除空气、提高初温,并加强热的传递效率。
糖液的配制:Y=(W3Z-W1X)/W2,其中:W1:每罐装入果肉重(g),W2:每罐加入糖液重(g),W3:每罐净重(g),X:装罐时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Y:要求开罐时的糖液浓度(%),Z:需配制的糖液的浓度(%)。
开罐时糖度:14%-18%。
配制糖液的原料:蔗糖要求纯度在99%以上,色泽洁白,清洁干燥,不含杂质和有色物质。
糖液的配制方法:直接法和稀释法。
装罐的要求:1、要确保装罐量符合要求(固形物含量45%-65%)2、罐内需保持一定的顶隙3、保证内容物在罐内的一致性4、保证产品符合卫生要求,
顶隙:罐头内容物表面和罐盖之间所留空隙的距离(3-5mm)。
罐头败坏:1、理化性败坏2、微生物败坏(原因-a杀菌上的缺陷b密封方面的缺陷c杀菌前的败坏d冷却污染)。
果蔬汁:由果蔬直接压榨或浸提得到,固形物含量与原果蔬相当。
果蔬汁分类(笔记):
按形态:1、清汁2、混浊汁3、浓缩汁4、果肉饮料5、果汁粉。
果蔬汁的大致加工流程:原料→预处理(挑选、分级、清洗、热处理、酶处理)→取汁或打浆→澄清、过滤(澄清汁)/均质、脱气(混浊汁)→浓缩(浓缩汁)/干燥(果汁粉)→杀菌→灌装→冷却→成品
干制:也叫干燥,就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产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方法:1、自然干制(晒干、风干)2、人工干制(烘房烘干、热空气干燥、真空干燥)
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1、干燥的环境条件(a空气温度b空气湿度c空气流动速度)2、原料的性质和状态(a果蔬种类b果蔬干制前预备处理c原料装载量)
果蔬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1、物理变化(a体积减小、重量减轻b透明度的改变c干缩d表面硬化e多孔性f复水性g挥发物质损失)2、化学变化(a颜色变化-酶促褐变、非酶褐变b营养成分的变化-糖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