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财会第十五章财务会计报告.ppt

发布:2024-12-30约8.1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都会增加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列入利润表中,减少了当期利润,但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出。因此,为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将当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加回到净利润中。2.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些直接列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期间费用;有些则先计入“制造费用”,在企业产品完工和销售以后,依次被转入“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最终通过销售成本的方式体现出来。不管是哪种方式,企业的折旧费都会被列入当期利润表,减少当期利润。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本身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所以应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时加回。3.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持摊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持摊费用摊销时,记入了“管理费用”等费用账户,从而减少了利润。但摊销无形资产和长期持摊费用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因此也属于非付现费用,在调整时应将其在本期的摊销额加回到净利润中。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不属于经营活动,而是属于投资活动,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作为损失扣除,所以在以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加回。当然,如果企业发生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则在调整时应从净利润中扣除。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同样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以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第三节利润表16基本财务报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IncomeStatement)利润表的作用为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助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有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经营决策。单步式利润表将所有的收入和收益相加后减去所有的费用和损失,一步计算出本期净利润。多步式利润表通过多个步骤完成利润的计算,以提供形成最终利润的中间信息。中间信息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上述两种编制方法,各有何优缺点?利润表的结构STEP3STEP2STEP1利润表栏目填列“本期金额”——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发生数,根据有关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亏损。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类。0102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基本每股收益1基本计算原则2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3稀释性潜在普通股4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稀释每股收益分子的调整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32145稀释每股收益分母的调整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稀释每股收益例题某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面值800万元、年利率4%的可转换债券,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普通股90股。2007年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20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4000万股,无优先股。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如下:基本每股收益=4500/4000=1.125(元)稀释的每股收益:净利润的增加=800×4%×(1-33%)=21.44(万元)普通股股数的增加=800/100×90=720(万股)稀释的每股收益=(4500+21.44)/(4000+720)=0.96(元)第四节现金流量表12基本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表明企业获得现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