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摘 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三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和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在整体上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高度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90年。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整体,三者各有侧重,相互作用,既不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我们必须从总体性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及关系等进行研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提出在我们党的正式文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此后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又逐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合起来,上升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无疑是理论创新的又一个亮点。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历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 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结合中国国情,联系中国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和内涵的过程。坚持时代化,就是要结合时代主题,立足现实问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 ,新主张和新看法,使之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就是要与国内外实践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然后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 为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时代属性。就是从现时代人类的实践经验中,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丰富养料,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正视现时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应答性功能;就是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坚持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和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创新方法和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通俗化和具体化,使之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过程,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点区别于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这点与经院化的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及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一个统一过程。这个过程是既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不同、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的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表达的虽然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但各自所侧重和强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必然也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又必然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