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Pinciples of Economics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税收对垄断效率的影响 从量税或单元税(续) 垄断条件下征收从量税引起的价格上升可能会超过税值本身。 例:设边际成本与需求弹性为定常,分别为c和e,税率为t,则由价格加成公式P=MC/(1+1/ed) ,得 税前价格P0=MC/(1+1/ed)=c/(1+1/e) 税后价格Pt=(MC+t)/(1+1/ed)=(t+c)/(1+1/e) 价格将增加ΔP=Pt-P0= t/(1+1/e) 由于e-1,所以ΔP t。表明此例中征收从量税的结果是,垄断企业转嫁消费者的多于从量税额!如需求弹性为-1.5,则每1元从量税会使价格上升3元;如弹性为-2,则价格将上升2元。 *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垄断企业的行为与经济效率 第三节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差别价格)的含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指同一产品以不同价格出售,具体讲,就是同一成本的产品对不同顾客规定不同价格,或者不同成本的产品对不同顾客规定同一价格,或者同一成本的产品对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数量规定不同价格。 同一产品指经济意义上的同一产品。 由于运输费的不同导致同一型号彩电在不同地方以不同价格出售,这就不属于价格歧视。 厂商实施价格歧视往往尽量使产品看上去略有不同。如精装书与平装书,尽管制作成本有差异,但此时价格歧视往往是实质性的。 * 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价格歧视行之有效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厂商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 转售的成本极高而无利可图 消费者的偏好不全相同,而且厂商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偏好的消费者 * 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及其分类 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 顾客的收入 顾客的类别 顾客的地区 产品的用途 产品的销量 产品的销售时间 *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指每一单元产品以消费者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消费者所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 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企业能够区分不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willingness to pay)或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 ),从而向产品价值预期高的消费者高的卖高价,低的卖低价。 *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下,产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Q O $ AR=D MR H MC I QC PC G Pm Qm E F J 消费者剩余= △ HPmF= △ HEF *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下,产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AR=D MR MC Q O $ Pm Qm E F QC PC G H I 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J 生产者剩余= PmIEF= △ HIE *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下,产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AR=D MR MC Q O $ Pm Qm E F QC PC G H I J P=MC 生产者剩余= △ HIG 消费者剩余= 0 * 一级价格歧视 实施中的困难 消费者人数太多 难以估计不同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或最高愿付价格 *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指不同单元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而购买同一数量的不同消费者都付同一价格。最普遍的便是数量优惠,此时每一个消费者获得的价格因其购买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所有消费者所面临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 *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能比单一价格获取更多利润 AR MR MC Q O $ Pm Qm E F H I G P2 Q2 J K L 比单一价格增加利润EJKL *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thir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指不同消费者可能付不同的价格,而同一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单元的价格是一样的。或者说,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的价格不一样,但在同一市场上则只有一个价格。 最常见的价格歧视方法。要求厂商将消费者区分为不同组别,且不同组别消费者具有各自需求函数且需求弹性各不相同。 * 三级价格歧视 通过三级价格歧视实现利润最大必须满足条件 MR1=MR2=MC 证明:设两市场需求函数分别为P1(Q1)与P2(Q2),成本函数为TC(Q1+Q2),则利润函数为 π= P1(Q1) ·Q1+ P2(Q2) ·Q2- TC(Q1+Q2) 令π对Q1,Q2的偏导数为零,则可得 MR1(Q1)=MC(Q1+Q2) MR2 (Q2) =MC (Q1+Q2) 即 MR1=MR2=MC * 三级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