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教案稿.ppt

发布:2015-09-23约小于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南宋] * * 词按词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 59字到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题目) (词牌名) (小令) (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一、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大声朗读课文,请读出节奏。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茅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西江月 上片 下片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上片的意思。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 二、赏析上片 自由朗读上片,思考: 1.上片写了农村哪个季节哪个时间段的景色?从哪看出来? 2.上片写了哪些声音?有何作用? 上片:写农村夏夜的景色 鹊惊、蝉鸣、蛙叫、人声 烘托夜的寂静。 3.“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这是什么写法 ,有何妙处? 青蛙、蝉鹊、稻花、农民、词人 拟人,表现出丰收在望的喜悦。 三、赏析下片 下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下片:雨将来时赶路的情景 抒发了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和闲适的心情。 练习: 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 ( ) (时间和时令)的景色,抒了词人 ( )的心情。 闲适 夏夜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