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格律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近体诗格律讲义
-----朗月编写
入门篇:拼音相关知识
声母和韵母
汉语拼音声母23个,韵母个。
2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单元音韵母:a、o、e、ê、i、-i(前)、-i(后)、u、ü、er。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 üe、iao 、iou、uai、uei。鼻韵母:an、ian、uan、 üan 、en、in、uen、 ün 、ang、iang、uang、ing、eng、ueng、ong、iong。韵母表读法及顺序
a o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啊喔鹅哀诶凹欧安 恩昂
eng ong
亨轰
i -i(前)、-i(后)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ong
衣呀耶腰 忧 烟 因 央 雍
u ua uai uan uen uang ueng
乌蛙歪 弯 温 汪 翁
ü üe üan ün
迂约冤 晕
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言律诗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体诗范例:
古体诗长篇:《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三吏三别 《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
古体诗短篇:《静夜思》《春晓》《江雪》《悯农》《江上渔者》(以上五篇称之为古绝)
《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格律知识
格律指的是对字句、平仄、韵脚以及对仗的要求。
字句:五绝(每句五字,四句共二十字);七绝(每句七字,四句共二十八字);五律(每句五字,八句共四十字);七律(每句七字,八句共五十六字)。
平仄:一声(阴平)和二声(阳平)为平声,三声(上声)和四声(去声)为仄声。
标出下列诗的平仄(每个字都标,不用写原字):
《感遇》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1、韵母相同或者相近。如:麻和杀(相同);云和分(相近);懂和冻(相同);耿和景(相近)。但是,有的字虽然韵母相同,发音却不谐调,所以不算押韵。如:枝和啼2、近体诗的韵脚都是平声韵,没有仄声韵。所以押仄声韵的都不是近体诗。如《春晓》《悯农》《江雪》《江上渔者》《望岳》等就不是近体诗。
3、韵的位置:绝句的2、4句或1、2,4句。律诗的2,4,6,8句或1,2,4,6,8句。所以第1句可押可不押。3、5、7句是不押韵的,即不在韵脚上。
以下诗的韵字是哪些?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的韵字是什么?(兵、营)
这首诗首句没入韵,称为首句不入韵式。
标出此诗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诗的标准格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与原诗格律对照一下。有何发现?
对照之后,发现有平仄不合之处,这是因为有些位置可平可仄,所以有“通用格律”:
通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通表示可平可仄)
(注:“标准格律”和“通用格律”这两个词是本讲义为了便于听懂而设置的概念,格律诗中原本没有这样的术语。“标准格律”即最严格的格律,但一般用于讲解和记诵格律时使用。“通用格律”即真正写诗时一般用到的格律。我们写诗遵循“通用格律”。)
平仄规律是根据“标准格律”制订的:1、2句,3、4句平仄相对,这叫做“对”。而2、3句平仄基本相同,这叫做“粘”。有了第1句,下面几句便可推出。
这是四句基本句式,所有五言诗都是这四种句式的位置互换而已。
根据“标准格律”,把第一个字为仄的称为“仄起式”,第一个字为平的称为“平起式”。于是有了以下几种格式:
第一句不入韵:
1(仄起式)通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伊川歌》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标准格律为:仄仄平平仄,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