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学习目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2.理解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3.了解农民培训的作用和特点。
二、本章主要内容
一、农民培训的概念
(一)农民培训的含义
农民培训是指农村成年人为了提高所从事职业的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学习者达到在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二)农民培训的特点
1.对象是成年人
2.内容针对性
3.组织专题性
4.能听懂
5.用得上
(三)农民培训的要素
培训主要包含四个要素: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者和受训者。
培训的四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四)农民培训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从开始至结束分为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培训的10级实施步骤:
?
培训的10 级实施步骤
农民培训的类型:扫盲教育、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培训
农民培训的作用:
1.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促进作用
2.对培训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
3.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对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的促进作用
5.对农民学习的促进作用
农民培训的原则:
1.以农民为中心的原则。
2.注重技能提高的原则。
3.联系生产实际的原则。
4.坚持培训互动的原则。
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一、培训需求
什么是培训需求呢?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培训需求是目标行为表现与目前行为表现的差值,见下图:
培训需求的确定
一个人目前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现有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具体反映。一般来说,培训需求始于组织或个人对目前的行为表现的不满足。由于不满足现状,就要有一个比现在好的目标或与之比较的参照物,这就是目标行为表现。换句话说,只有有目标行为表现的要求或者吸引,才可能产生对目前行为表现的不满足。所以,目标行为表现是培训需求产生的动力。
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通过问题分析、培训对象分析,最终确定培训需求的过程。
培训需求分析一般分为五个基本步骤:培训问题分析;培训对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知识技能分析和培训间距分析。
(一)培训问题分析
如果要改变培训的盲目性,做到有计划的培训,培训者或培训管理者就应该首先对所存在的问题、机会和潜力进行调查、识别和分析。首先是对问题的开始意识和注意;然后鉴别问题的症状;接下来分析造成症状的原因;最后确定问题并检测需求。问题分析的第二阶段是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要找出多项可能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逐一分析它们各自对问题解决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最佳方案。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一般程序。在问题分析结束以后,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就能够明确两类问题:一类是可以通过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另一类是不能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在明确这两类问题之后,将不能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交给领导另行考虑处理;将能够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留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培训对象分析
培训问题确定之后,要开展对于培训对象的分析。培训对象的分析是要解决谁需要培训的问题。一般来说,进行农民培训,不是对所有的农民进行培训,所以要找准培训对象,做到培训对象的针对性。
培训对象的细化和分割。
(三)工作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从从一个人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入手来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可以有助于确定培训的重要领域和培训的内容。进行任务分析一般要丛一个人的工作岗位描述开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培训对象的工作、责任和任务。任务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列出主要工作任务;(2)将任务分解;(3)确定各项任务的发生频率和重要性程度
(四)知识技能分析
在进行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要开展知识技能的分析。知识与技能的分析的目的是为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做准备。具体步骤是:(1)列出主要细化任务的条目;(2)针对每项任务逐条列出完成此项任务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标准。
(五)培训间距分析
通过对培训对象的工作任务分析和知识技能分析,实际上已经了解了某乡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所要求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所要做的工作还有两项:一是培训对象实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二是在培训对象所在的群体中先进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因为用标准的知识与技能减去实际的知识与技能就是知识与技能间距,这种间距可以直接翻译成培训间距。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培训间距,那就是先进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和一般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差值,这是另一层次上的培训间距。在实际工作中,后者比前者更有实践操作意义。先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