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答案.docx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第PAGE8页,共NUMPAGES8页
答案
1.C。错误在于“存在矛盾”的表述绝对化。材料二提到“编辑推荐”专区“读者留存率虽低于算法区,但用户评价更高”,说明人文价值与流量逻辑并非完全对立,而是需要平衡(如材料二末段“找到平衡点”)。
2.B。错误在于“根本原因”的归因偏差。材料二第二段指出算法推荐导致同质化的原因有二:平台导向(“高点击”)和作家主动迎合(“修改情节”)。选项仅提“平台导向”,忽略作家主观行为,属于片面归因。
3.B。正确,余华的“灵魂褶皱”强调文学的人文深度,直接支撑材料二“算法不能替代人文精神”的核心观点(材料二末段“直指人性本质”)。
4.参考答案:两则材料均运用对比论证(1分)。材料一对比传统文物保护的单向输出与数字技术的双向互动(1分),材料二对比算法推荐的同质化创作与“编辑推荐”专区的人文价值(1分),通过对照突出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1分)。
5.参考答案:技术为文化传播提供新路径(如故宫AR技术),但其工具属性需服务于文化内核(1分);算法虽提升传播效率,但过度依赖会导致创作异化(如网络文学同质化)(1分)。文化发展应建立“技术伦理”框架,在数据驱动与人文坚守间寻求平衡(2分),最终实现技术创新与人文精神的共生共荣(1分)。
6.答案:B
(解析:青湿的眉毛实际暗示季泽过度放纵后的疲惫状态,与月光无关,属过度解读)
7.答案:D
(解析:幻觉实为对青春的绝望回望,暗示她始终被困在黄金枷锁中,未实现超越)
8.答案:“金锁”象征三重意义:一是对金钱的病态追求,反映曹七巧的物欲;二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精神束缚;三是亲情异化的象征,展现曹七巧对子女的精神虐待。
解析:“金锁”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从曹七巧对金钱的态度可看出她的物欲。同时,“金锁”也隐喻着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如同金锁一般束缚她们。最后,“金锁”还代表曹七巧对子女的精神控制,显示了亲情的异化。
9.答案:叙事作用:
①倒叙手法引出故事,以未完的故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探究曹七巧的悲剧根源(如开头提到月亮沉下,结尾七巧举镯时月光碎成灵魂跳舞)。
②首尾呼应形成环形结构,通过月亮意象串联起七巧的一生(从垂头丧气的石榴树到暮年幻觉中的青春残影)。
主题作用:
③月亮象征封建压迫的永恒性,如七巧守寡时的檀香与暮年的月光都暗示着她始终被困在礼教牢笼中。
④完不了揭示悲剧的代际传递,长安裹脚、长白婚姻破裂等情节证明枷锁仍在延续。
⑤增强批判力度,通过金锁与月亮的反复对照,暗示封建制度对人性的长期摧残。
解析:引言采用倒叙引出故事,与结尾呼应,使叙事更完整。而“月亮”和“完不了”分别象征着封建压迫的持续和悲剧的代代相传,通过这种象征和暗示,加深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味。(答案分叙事和主题两大模块,叙事作用2分(倒叙、首尾呼应各1分),主题作用4分(象征、悲剧延续、批判各1分))。
10.答案:BDF。
11.答案:A。A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的意思是“个人的,自己的”。本文中“私”是“偏爱”的意思。两者意思不相同,选项错误。
B.谒:拜见与《荆轲刺秦王》的”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的“谒”在这里是“拜会、前往”的意思,与原文中的意思相近,选项正确
C.《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的意思相同。在这里是“道歉,谢罪”的意思。选项正确。
D.本文中的“语”的意思是“告诉”,与《鸿门宴》中的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中“语”的意思“告诉”的意思相同。选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B选项中“文帝派使者持节赦免邓通,申屠嘉才不得不放过邓通”表述错误。原文是文帝派使者持节召邓通,并向丞相谢罪说邓通是自己的弄臣,让申屠嘉释放他,而不是赦免邓通,申屠嘉才放过。A选项,从“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可看出表述正确;C选项与原文情节一致;D选项,从“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能得出此结论,正确。
13.?翻译:
(1)陛下宠爱臣子,就可以让他富贵;至于在朝廷上的礼节,不能够不严肃!
(2)晁错所凿开的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外边的围墙,所以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没有罪过。
评分标准:(1)“爱幸”即宠爱;“富贵”是使动用法,“使……富贵”;“肃”是“严肃”。(每点1分,句意1分)(2)“穿”是“凿开”;“真庙垣”指“真正的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