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寻找绿色食品》(说课稿)长春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第十一课《寻找绿色食品》(说课稿)长春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一、设计思路
本课《寻找绿色食品》是长春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提高学生对绿色食品的认识。设计思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结合课本,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绿色食品的特点;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寻找绿色食品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绿色食品的选购,加深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了解一些常见食品的名称和特点,但对绿色食品的定义和识别标准可能了解不多。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生活常识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正在发展,学习风格以直观形象为主,通过游戏、讨论和实践活动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识别绿色食品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无法准确区分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此外,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以更好地在小组讨论中分享经验和观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长春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绿色食品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学生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根据需要,准备模拟绿色食品选购的道具,如不同类型的食品包装。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准备实验操作台,以支持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寻找绿色食品》预习资料,如PPT介绍绿色食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如“什么是绿色食品?它们有哪些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或思维导图,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绿色食品的基本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对绿色食品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平台共享预习资源,提高预习效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健康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通过图片展示不同食品,引出绿色食品的概念。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标识识别等知识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绿色食品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绿色食品标识识别游戏,实践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讲解绿色食品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识别绿色食品。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绿色食品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绿色食品网站或书籍,供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与家人一起寻找绿色食品的实例。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深入了解绿色食品的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巩固课堂所学。
作用与目的:
通过课中强化技能,学生能够识别绿色食品,并学会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六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绿色食品选购指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绿色食品的定义、分类、标识以及选购技巧,适合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提高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该书籍涵盖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污染、食品安全法规等,有助于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全貌。
《营养与健康》:这本书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引导学生科学饮食。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绿色食品的种植与养殖
鼓励学生调查当地绿色食品的种植和养殖情况,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农民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所采取的环保措施。
(2)食品安全事件分析
引导学生收集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家庭绿色饮食实践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绿色饮食计划,包括食材选择、烹饪方法等,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4)绿色校园行动
组织学生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提高校园环保意识。
(5)绿色食品品牌调研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绿色食品品牌,了解其产品特点、生产标准等,培养学生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识别能力。
(6)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学习
让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