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3 数据结构与算法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
实验学期 2015 年 春季 学期
所在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专业 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年级 2012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最终成绩
实验报告(三)
实验题目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实验时间
2015年 6月 10日
实验地点
B07-B214
实验成绩
实验性质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教师评阅:
实验目的明确; □操作步骤正确; □设计文稿(表格、程序、数据库、网页)符合要求;
保存路径正确; □实验结果正确; □实验分析总结全面; □实验报告规范;
□ 其他: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和对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 掌握对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操作的具体实现。
3 学习利用递归方法编写对二叉树这种递归数据结构进行处理的算法。
4 会应用二叉树的基本操作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说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 基于二叉链表的存储格式,输入二叉树的先序序列,用*代表空节点,如ABD**CE**F**建立二叉树,然后中序遍历二叉树,输出节点的值。
2 针对建好的二叉树,编写递归程序,求树中叶子节点个数。
3针对建好的二叉树,编写递归程序,求二叉树的高度。
4针对建好的二叉树,试编写二叉树的前序非递归遍历算法。
三、主要设计思想与算法 (此处不够可加页,或在反面书写)
该实验主要包括一下几个函数,算法核心分别在各函数中。
建立树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BiTNode{
char element;
Tree lchild,rchild;
};//B数的基本结点
输入ABD**CE**F***
Tree CreateBTree(void)//可以返回一个Tree指针
{
Tree pTree;
char val;
scanf(%c,val);
printf(%c,val);
if(val==*||val==^p) return NULL;//根据输入字符先序建树
else//*代表空
{
pTree=(Tree)malloc(sizeof(struct BiTNode));
if(pTree==NULL)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
exit(-1);//防止程序不知道空间不够用了
}
pTree-element=val;
pTree-lchild=CreateBTree();
pTree-rchild=CreateBTree();//递归,NLR地创建结点
}
return pTree;
};
数叶结点个数
int CountLeaf(Tree T){
if(T==NULL)return 0;
if(!T-lchild!T-rchild)
{
return 1;//两个儿子都空则说明是叶子,返回1
}
else
{
return CountLeaf(T-lchild)+CountLeaf(T-rchild);//数左右子树总共的叶结点
}
};
3. 数树的深度
int CountLevel(Tree T)
{
if(!T) return 0;
else
{
intLeft=CountLevel(T-lchild);intRight=CountLevel(T-rchild);
return 1+(LeftRight? Left:Right);//三目运算取最大
}
};//最后数得树的最深层数,也是递归
typedef struct{
Tree elements[MAXSIZE];//注意这里放的是指针
int top;
}Stack;//这是一个用于装Tree指针的栈
4. 这是用非递归实现先序遍历的
void PreOrder(Tree T)
{
Stack S;
Tree p;
InitStack(S);//造一个栈待会儿用
p=T; //用p指针来不断处理结点操作
while ( p||!IsEmpty(S))
{
while(p)
{
print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