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ppt.ppt

发布:2018-09-17约8.4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自动调整和控制胶泵转速的计量系统 此系统由微机控制,可以根据皮带秤上传感器的纤维质量变化讯号,自动调整胶泵(或皮带运输机)的转速,保证输送的胶液与纤维质量保持恒定比例。   3.比例控制   原料(纤维)和胶黏剂的比例控制,是以原料量为基准来控制的。事先确定好二者的比例,根据原料量的变化,调整胶黏剂的施加量。这个过程可以手动完成,也可以自动实施。目前先进的施胶系统,都是由计算机控制,自动计量、自动调整,并能对系统内的误差进行自动补偿。   管道施胶的比例控制 采用管道施胶时,对纤维和胶黏剂的计量和控制比较粗放的方法是:根据热磨机进料螺旋的转速估算纤维量,并据此来调整胶黏剂的施加量。这种方法仅能控制二者的大致比例,比较落后。 第一节 施胶 施胶是指向纤维中施加一定量的胶黏剂,并拌合均匀的过程。同时,还要按工艺要求,加入一定量的防水剂和其它添加剂。施胶是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之一。 一、胶黏剂和添加剂 (一)胶黏剂及其调制 1.胶黏剂的种类和性质 制造中密度纤维板胶黏剂,包括蛋白质胶与合成树脂胶两大类。 (1)蛋白质胶 蛋白质胶有两种:一种是动物蛋白质胶,如血胶、皮骨胶、干酪素胶等。另一种是植物蛋白质胶,如豆粉胶、豆精胶等。 蛋白质胶黏剂的原料充足,价格低廉,容易制造和调制,使用方便。他们普遍存在的缺点是耐水性差,耐腐性差,胶合强度尤其是湿强度低。蛋白质胶一般不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仅为刨花板生产初期采用的胶种,目前采用者也较少。 (2)合成树脂胶 合成树脂胶种类很多,如: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三聚氰胺树脂胶和异氰酸酯胶黏剂等。其中以脲醛树脂胶应用最普遍。 合成树脂胶的耐水性、耐腐性及胶合强度均优于蛋白质胶。就耐水性、耐老化性等综合性能来看,脲醛树脂胶稍差,但这种胶黏剂成本较低,热压性能良好,能保持木材本色,便于染色、油漆等,是制造室内用板的良好胶黏剂。这种胶黏剂在加入固化剂的情况下,还可冷压胶合,制板的灵活性还是较高的。酚醛树脂胶和三聚氰氨树脂胶的耐水性、耐腐性、耐气候性都很好,是制造室外用板的良好胶黏剂,但成本较高。异氰酸酯胶黏剂的价格较贵,但使用这种胶黏剂能减少施胶量,缩短热压时间,其胶合强度也很高,固化胶层的韧性较好,易于切割。异氰酸酯胶黏剂是一种无水、无溶剂型胶黏剂,在压制板子时,能使板坯芯层含水率大大降低,可减少鼓泡、分层等缺陷,不过采用的压力应高一些。 2.脲醛树脂胶及其调制 脲醛树脂胶通常都将其调至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贮存。若直接用这种树脂胶制板,由于其固化速度较慢,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迅速固化,将影响产品胶合质量和产量。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调制。所谓调制,是指向脲醛树脂中加入固化剂和某种助剂并搅拌均匀的过程。调制后的脲醛树脂胶,能够在一定的热压工艺条件下,迅速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使板子达到一定的胶合强度。 (1)对脲醛树脂胶性能的要求 第一,固体含量要高。一般要求胶黏剂的固体含量在60%左右。 第二,粘度要低。 中密度纤维板用胶应具有较大渗透性,其粘度应更低一些,大约为(20~50)×10-3Pa·s。 第三,要有一定的活性期。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多采用先施胶后干燥的工艺路线,其用胶的活性期应在24h以上。 第四,固化速度要快一些。中密度纤维板用胶一般为60~90s。 活性期和固化速度是一对矛盾,一般情况下,活性期长的胶黏剂固化速度则较慢一些。应该是在活性期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固化速度快一些的胶黏剂。 第五,游离甲醛含量要低。除了选择游离甲醛含量低的胶黏剂以外,在调制过程中加入一些具备“捕醛”功能的材料也很有必要. 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若采用先施胶后干燥的生产工艺,要求树脂胶在纤维干燥温度下不产生提前固化现象。胶黏剂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可以与其它合成树脂胶混合使用,也能够与其它添加剂如防水剂、防火剂、防腐剂等充分混溶。 中密度纤维板用胶: 外 观 乳白色液体 pH 7.0~7.5 固 体 含 量 (50±1)% 粘 度 (25±5)×10-3Pa·s 固 化 速 度 90~120s (100℃) 游离甲醛含量 0.3% 活 性 期 24h以上 (25℃) 水 溶 性 3~4倍 (20℃蒸馏水) 密 度 1.20±0.0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