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pdf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1页
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火山和地震》新授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
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三、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影片。
3、为每小组配备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1~1.5厘米、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
4、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看老师手中拿着什么?(可乐)你们想不想喝(想)谁要表现好的
话就把这可乐奖励给谁好不好(好)下面老师使劲晃可乐罐,然后打开,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下面就来看一下。这种喷发式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呢!(火山爆发)板书;火山
(二)观看录像,模拟实验——了解火山成因
1、那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了解下火山形成,看了刚才录像你火山又有哪些了解呢!
那你想不想亲自感受下火山是怎么样形成的呢!那么通过一个实验来感受一下。
2、做火山模拟喷发的实验
做实验:
1)在盒子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在洞里倒入一定量番茄酱,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观察番茄酱外溢的现象
思考: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1页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2页
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喷发。
(下面老师演示一下,首先把烧杯中番茄酱倒入到火山口中,然后把土豆泥拍扁,薄薄
d一层盖住火山口,然后点燃酒精灯,在火山底部进行加热。。
从而得出结论,地球的内部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其所在的某一区域的热能特别集
中,在哪里,高温将岩石溶化成岩浆,并有气体不断释放,使其岩浆和气体所受压力越来
越大,如果上覆岩层比较脆弱或发生断裂,岩浆和气体,便会乘虚而出,从地球深处喷出来,
这就形成景色壮观的火山。
出示几张火山图片
过渡:火山喷发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危险的还有地震。
(三)观看录像,模拟实验——了解地震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讨论:地震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
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如何判断地震的
强弱和震中的位置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了解一下。
过渡:
(四)如何监测并保护自己?
1、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
(出示张衡像及地动仪挂图)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
的科学家。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
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
地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