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及癔症.ppt
四、治疗(一)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调整对生活的期望值、减压,往往有好的效果。放松疗法:气功、瑜珈术、生物反馈训练。森田疗法:将注意点引向外界,消除对自身感觉的过分关注。第5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治疗(二)药物治疗消除疲劳,白天以振奋剂和促脑代谢剂为主。抗焦虑剂,晚上调整紊乱的生物节律,改善紧张,下降激越(三)其它体疗、工娱疗法、旅游、调整不合理学习工作方式。第5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七节癔症★又称歇斯底里(hysteria),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所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症状无病理病变基础,具做作、夸大、富情感色彩,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消失,有反复发作倾向。★女大于男,予后较好,60—80%一年内自行缓解。第5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心理社会因素:主要病因。强烈的生活应激事件。童年的精神创伤(精神虐待、躯体或性催残)文化落后、迷信重——癔症流行。情感反应强烈,易接受暗示、喜欢被人注意,自我中心、表演人格特征。第5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发病机制★Janet意识分离理论:认为意识状态的改变是癔症发病的基础,随着意识分离,认知受损,大脑皮层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增强,自我感识下降,暗示性升高。★个体应激时,表现类似动物本能的反应,如兴奋、狂奔、乱叫、捶胸顿足;抑制反应:昏睡、木僵、瘫痪、失声、失明;退化反应:童样痴呆,幼稚行为。★巴甫洛夫:有害因素作用于神经类型弱型的人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皮层和皮层下之间功能的分离或不协调。第5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发病机制★精神分析:是无意识中的一种有目的性反应。转换症状是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早期阶段,早年性冲动被压抑的一种转化形式。症状的出现常是患者内心冲突的象征性表达,使患者免于焦虑(原发性获益);通过症状保留或获取社会利益(继发获益)。★尽管本人并未意识到症状与获益之间的关系,症状的出现的确使患者具有病人身份,享受病人权利,摆脱某些困境,免去某些义务和责任。★行为理论:转换症状是患者对挫折生活的一种适应;病后获益通过操作条件反射使症状强化。第5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临床表现(一)癔症性精障1、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以朦胧或昏睡多见重者癔症性木僵,神游,自我身份障碍(交替、双重人格)2、情感爆发,呼天抢地,自伤、伤人、毁物第5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临床表现3、癔症性痴呆,刚塞综合症童样痴呆4、癔症性遗忘,阶段性遗忘5、癔症性精神病,在意识朦胧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片断妄想幻觉,人格解体症状第60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临床表现(二)癔症性躯体障碍受刺激后的情绪反应以症状形式表现出来1、运动障碍痉挛发作常见: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瘫,不能行走,言语运动障碍:失音、缄默2、感觉障碍感觉过敏、缺失、异常(癔症球、心因性疼痛),癔症性失明与管视、失聪第61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临床表现(三)癔症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共同生活、经历、观念基本相同的人群中赔偿性神经症职业性神经症第6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对癔症诊断应十分慎重,因它可“模拟”许多疾病的症状,必须在充分了解病史、详细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后才能做出诊断。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癫痫大发作2、心因性精障3、诈病4、其他疾病第6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癫痫大发作意识完全丧失,瞳孔多散大光反应消失,可发病于夜间;痉挛时四肢会有规则抽搐,发作有强直、痉挛、恢复三阶段,常有咬破唇舌、跌伤、大小便失禁、事后不能回忆;脑电图异常如有癫痫与癔症共存,应下二个诊断2、心因性精障不具癔症性格特点,无表演夸大特点,缺乏暗示性,无反复发作史。第6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诈病,常有目的性、症状受意志控制,因人、因时、因地、矫揉造作4、其他疾病癔症失声、失语、失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