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绪论及水循环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 定义:是大气水、地表水及地壳浅部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分交换。 特点: 是一种直接循环,即浅部层圈中水分子的直接转换; 具有循环速度快,循环途径短,交替迅速的特点。 分类: 大循环:海洋—陆地之间,受控于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 小循环:陆地—陆地,或海洋—海洋,受局部气候影响,可调控。 水文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共同作用。 水文循环的意义 水质净化、水量更新再生; 对地球气候、水资源、地貌形态、生态环境等有重要影响,与人类关系最为直接。 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质循环与水文循环关系示意图 人均水资源量(m3) 北方990m3 全国2140m3 温带国家中度缺水的上限为2000m3 缺水警戒线 1700m3 2002年,吴季松 根据联合国标准 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第6,第88,1/4) 2.3 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400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2/3),其中110个比较严重缺水。 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多年平均降雨量628mm 小结 地下水是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表水、大气水联系密切,相互转化。 由于地下水不断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它不断地得到补给,消耗的水量可以得到恢复——地下水是可再生的资源,这是地下水作为长期、稳定的供水水源的保证。 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雨的补给,因此一个地区地下水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降雨量的多少。 水文循环示意图 蒸发 降雨 径流 各种水体水循环周期 水文地质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Hydrogeology 授课班级:45091、42091-2 授课教师:汪丙国 郭会荣 助课:陈焦 2011年10月 教学安排 授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10学时 实习学时(包括上机):14学时 教 材 张人权,梁杏等,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2011 梁杏,郭会荣编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2009 参考书 R.A. Freeze, J.A. Cherry, Ground Water,1979; 弗里泽,彻里著,地下水,地震出版社 ,1987; General hydrogeology,E.VPINNEKER,1980; Groundwater science. Charles R. Fitts. UK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Engineering Hydrology. Second edition. K. Subramanya. (India institute of Techology, Kanpur), 2004; 任天培主编,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6。 期刊杂志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Hydrology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Ground Water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Wat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水科学进展 水利学报 地下水 相关网站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 / 中国水利部网 / 中国水文信息网 / 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 / 水信息网 / 中国水资源网 / 水文水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网 /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联系方式 电话水工楼320室) E-mail:bgwang@ 课程要求 听课并进行摘要式记录 实习实验必须参加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发展历史 1.4 地位与作用 第1章 绪言(Preface) 1.1 研究对象 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Groundwater)的科学。 狭义:是指赋存于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重力水。 广义: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气带及饱水带中所有含于岩石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的含义: 饱和带水 非饱和带水 地下水圈 1.2 地下水的功能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供水水源 优点: 分布广,动态变化小,洁净,不易污染; 我国现状年供水量560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供水110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0%。 我国城市地下水供水情况 60% 全国60%的耕地 全部或部分使用地下水灌溉 95% 全国95%以上的农村饮用地下水 我国耕地与农村用水 液体矿产(liquid mining) 地下水高含盐类或稀有元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