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pptx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课程设计
3.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4.核心素养评价与反馈
5.信息技术在核心素养教学中的应用
6.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分享
7.核心素养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01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内涵核心素养概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化学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安全与健康等六个方面。内涵要素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是基础,技能是关键,过程与方法是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核心素养的完整体系。核心素养特点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时代性等特点。基础性体现在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综合性体现在核心素养涉及多个领域;发展性体现在核心素养随着学生成长而不断丰富;时代性体现在核心素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基础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核心,强调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这是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前提。例如,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100个以上的化学基本概念。实践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至少50个实验,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综合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多个方面,如科学精神、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会结合物理、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与化学教学的关系目标导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确保至少80%的教学活动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融合化学教学应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等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时,教师可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与化学教学的关系还体现在评价体系上。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评价不仅包括实验结果,还包括实验过程和实验态度。
0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联目标设定课程目标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确保教学活动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一致。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至少70%的教学目标应与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相关。内容调整教学内容需根据核心素养进行调整,增加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增加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评价对接课程评价应与核心素养对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化学实验考核中,评价不仅包括实验结果,还包括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调整内容精选教学内容应精选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如化学基本原理、实验技能等。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至少60%的教学内容应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案例教学引入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案例,如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案例教学的比例应占教学总量的30%以上。跨学科融合教学内容应注重跨学科融合,如将化学知识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跨学科内容的比例应不低于20%,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探究式学习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探究,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少75%的教学活动应采用探究式学习,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小组合作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化学实验和问题解决环节,至少80%的时间应安排小组合作。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如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情境教学的比例应占教学总时数的30%,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03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新闻报道等导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利用50%的课堂时间通过情境导入,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接触化学知识。问题设计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设计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等多个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设计在课堂中的占比应达到40%。情境延伸将问题情境延伸至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