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态课堂实践与思考.docx

发布:2021-06-22约7.7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文档 构建我校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流村中心 北流小学 一、“生态课堂”的认识 前言: 2015 年 8 月 30 日,学校围绕:“生态育人”办学特色开启了理念为“建教育生 态筑绿色梦想”的创建生态课堂教学活动之旅。我校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有了一些实践经验,现与同事分享,也期待着大家对此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尽快修缮、我也期待着听到大家的做法。 上学期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听专家同行讲科研讲经验进课堂,提升研究能力;和名师同行同上课,学习生态课堂” 。在上一学期,除了听专家讲座外,每一名任课教师还走进延庆四小听课, 交流课堂教学艺术并在 12 月份进行了师徒晒课、 三校晒课。第二学期围绕生态课堂,围绕培养健康、自信、乐学的追梦少年,围绕平等、尊重、 互助、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围绕三分钟演讲我们开始了大胆探索。借此契机,我想谈谈个人对于“生态课堂”的一些粗浅认识,与老师们探讨、交流,希望能引发大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艰难的莫过于“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改提出“尊重学生的 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之后,广大一线教师在思想和行 为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生态课堂”?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关于做好 2015-2016 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指出: 优化教 与学方式努力构建生态课堂。 1 生态课堂要体现快乐。 2 生态课堂要体现平等。 3 生态课堂要体现尊重。 4 生态课堂要体现宽容。 5 生态课堂要体现批判性思维。 读懂儿童,努力构建生态课堂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方向与目标重点。 我的理解是:“生本”是起点;“生长”是过程;“生机”是目标。首先,“生态课堂”应该根植于“生本” 。“以生为本”、“尊重学情”要求我们不仅要挂在嘴边、写在文中,更要真能做到 “蹲下来”倾听学生心声。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生态课堂首先应该是“生本课堂” 。农民在播种之前,必须先全面了解土壤、气候、种子等各方面的条件, 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丰收。 同样,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也应该以一种平等者的姿态走近学生, 充分地、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喜好、 困惑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尊重学情”的,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其次,“生态课堂”应该着眼于“生长” 。 余文森教授曾经把“有效教学”归纳为三个要素:速度(减少时间的“成本” ,即轻负)、收益(增进成果的“收获” ,即高效)、安全(强化学习的体验,即长效) ,。尤其是最后一个要素“长效” ,实质上与“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是一致的。所有事物 的“生长”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生态课堂”也是一样,它致力于师生共同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成长。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可以“长效” ,我们应该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体验的强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小学阶段学好各门课程,还可以把这些方法、能力和素养带到高中、大学,甚至带到工作、生活中去,受用一辈子。 与学生同步发展的,还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所谓“教学相长” ,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评价??我们一定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成就。 最后,“生态课堂”还应该以“生机”为终极目标。 所有的教育,都是以“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具体地说,就是 我们的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还应该成为学生的价值引 领牌、精神导向标,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课堂”的终极 目标是让学生们在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为了更能让一线教师的理解我将上海师范大学郑杰教授整理出的把握 “生态型课堂”的主要元素介绍给老师们: 1、生态里有无数个物种。 。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意为:进入课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性:性 别差异、家庭环境差异、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差异、智力差异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 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陈晓聪 2、生态里找不到一个花盆。 意为:“花盆”是束缚学生发展的障碍,老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小 学科”,要有“大视野”。 3、生态里,每一个物种都是自组织的。 意为:最适合的教学是最好的,低效源于适得其反。老师要从“行为理论”的 五个方面 : “暗示、提示、明示、强化、惩戒”,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4、生态里物竞天择。 意为:追求卓越才有未来。教师要利用积极的暗示,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 充分发挥。 5、生态里都是共生的、群聚的。 意为:合作学习,应该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我们的实践研究重点 6、生态是有节律的。 一个学期的节律:学生第一次低潮期,一般在开学后的第六周,期末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