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哲学思考征文.doc
高中学生哲学思考征文
TOC\o1-2\h\u4477第一章走进高中哲学思考:背景与意义 1
3397第二章《苏菲的世界》:开启哲学启蒙之旅 1
11929第三章书中主要内容剖析:哲学的画卷 2
17541第四章我的哲学初体验:感受与思索 2
11575第五章哲学思考中的共鸣:引用原文实例 2
27438第六章哲学对高中生活的映照:个人观点阐述 3
8921第七章高中哲学思考的升华:总结主要观点 3
23062第八章哲学之路的展望:对未来的建议 3
第一章走进高中哲学思考:背景与意义
在高中阶段,我们开始接触到哲学思考,这有着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从背景来看,高中是我们知识体系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开始摸索事物背后的本质。例如,在学习历史时,我们不再只是记住一个个历史事件,而是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这其实就是一种哲学思考的萌芽。哲学思考能让我们跳出具体学科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世界。就像在学习物理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时,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理论背后所蕴含的对时空、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凡。它能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让我们不盲目跟从他人的观点。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如网络上各种信息的洪流时,我们能够运用哲学思维去分析、甄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第二章《苏菲的世界》:开启哲学启蒙之旅
《苏菲的世界》就像是一把开启哲学大门的钥匙,带领着许多高中学生走进哲学的奇妙世界。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故事性叙述方式展开。它从一个小女孩苏菲收到神秘信件开始,逐渐引入各种哲学概念。书中的苏菲就像每一个刚开始接触哲学的我们,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例如,当信中问“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看似简单却又无比深奥的问题时,我们仿佛跟着苏菲一起踏上了寻找答案的旅程。书中通过描写苏菲对这些问题的摸索,巧妙地穿插了西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书中用简单易懂的例子解释说,就如同我们看到的所有圆形物体都只是对那个完美“圆形理念”的模仿。这种讲述方式让我们高中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从而激发我们对哲学进一步摸索的欲望。
第三章书中主要内容剖析:哲学的画卷
《苏菲的世界》所展开的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哲学画卷。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书中详细讲述了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它打破了人们对神创造世界的传统认知。泰勒斯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比如潮湿的地方容易产生生命等,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书中对这一思想的阐述,让我们明白哲学思考是源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接着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他那句“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表明了他对知识的谦逊态度,也提醒我们在哲学思考中要保持不断摸索的精神。在中世纪部分,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成为重点。书中讲述了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如圣奥古斯丁的思想,他试图将基督教教义和柏拉图的哲学相融合。这种融合体现了当时哲学发展的特殊背景,也让我们看到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
第四章我的哲学初体验:感受与思索
当我第一次深入阅读《苏菲的世界》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我被书中的哲学思想深深吸引,同时也感到十分困惑。其中关于存在主义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提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想,在高中的生活里,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被定义呢?学校、家庭、社会似乎都给我们设定了某种本质,比如要成为好学生,要考上好大学。但按照萨特的观点,我们首先是存在的个体,我们可以自己去定义自己的本质。这让我在面对学习压力和各种期望时,有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而不是盲目地遵循别人为我设定的道路。这种思考虽然有些迷茫,但却给了我一种摸索自我的动力。
第五章哲学思考中的共鸣:引用原文实例
在哲学思考的过程中,我常常能在书中找到共鸣。就像在《苏菲的世界》里,有一段关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描写。笛卡尔怀疑一切,最后发觉唯有自己在思考这一事实是无法被怀疑的。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学习数学时的经历。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数学题,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当我静下心来思考,我意识到,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证明了我的存在。我就像笛卡尔一样,在怀疑和思考中确认自己的存在。还有书中对于康德的道德哲学的阐述。康德认为道德是一种绝对命令,我们应该出于责任而非利益去做正确的事。在学校里,有时候会有同学作弊来获取好成绩。我就会想到康德的这个观点,我认为真正的好学生应该是遵循道德规范,通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