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培养工程师渗透说课稿:2.2动物细胞的培养(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12.细胞培养工程师渗透说课稿:2.2动物细胞的培养(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动物细胞的培养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生物选修课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2.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3.增强学生的生物技术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和冻存等技术步骤;
②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环境的控制,如pH、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分裂的计数,以及细胞生长曲线的分析。
2.教学难点,
①动物细胞培养的污染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②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稳定性维持和表型的稳定;
③高级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技术,包括保护剂的选择和细胞复苏后的处理;
④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如药物筛选、基因工程和生物治疗等。这些难点需要通过实验操作、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来逐步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步骤。
2.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前后分享观察结果和心得,培养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细胞培养的动态过程和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4.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细胞培养实验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细胞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展示一些关于动物细胞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物细胞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简短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动物细胞培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目的和基本步骤。
详细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组成部分,如培养基、培养器皿和细胞传代等。
3.动物细胞培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动物细胞培养案例进行分析,如肿瘤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动物细胞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动物细胞培养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细胞培养的伦理问题、技术改进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物细胞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7.课后作业
目标: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应用动物细胞培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短文或报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为下次课前,以便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传代和冻存等过程。学生对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操作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